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桌面下载|邮箱登陆|论坛注册|站点导航定制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严守生态红线  实现绿色崛起

发布时间: 2016-11-28 09:53:08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狠抓生态建设。舟曲县坚持把打造生态安全屏障作为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来对待,特别是借助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实施,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林绿化热潮。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国务院“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总体方针,舟曲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12年—2013年,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尚不明确的前提下,在积极向上汇报争取的同时,不等不靠,抓住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和热情,先后自筹资金1900多万元实施退耕还林3.54万亩;2014年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舟曲县抢抓机遇,立足县情,及早行动,精心组织,通过积极汇报衔接,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3.24万亩。为切实改善舟曲新老城区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城区安全,为新老城区干部群众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舟曲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在本级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3360多万元,实施了新老城区、立节杰迪村南北两山造林绿化、S313线新老城区段景观提升等绿化项目。通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及配套工程、义务植树、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工程造林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近五年来全县累计封山育林12.45万亩,退耕还林14.3万亩、荒山造林9万亩、义务植树298万株,造林绿化面积达到34.8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1.77%,重点区域生态逐步得到恢复,有力地保护了舟曲的绿水青山,显著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图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严格环境保护。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舟曲县按照“保护优先、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有序开发,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不断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将排污费收入作为环保专项资金全部用于企业污染防治、环境安全保障、污染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2016年投入生态环境治理补偿资金3892万元,占年度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的75.85%。近年来,累计实施滑坡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白龙江干流杰迪段橡胶坝等生态项目32个,修建防洪堤54.2公里;在46座已建成水电站安装了生态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设备,强力整治乱采滥挖和乱搭乱建等非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新老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成运行,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5%和75%。同时,巩固生态恢复系统工程建设成果,2013年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植被保护、全面实施封山禁牧的决定》、《关于在全县实行封山禁牧的令》、《舟曲县加强生态植被保护、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工作方案》,将全县72.02万亩林地、50万亩草地划定为封山禁牧范围,自2013年12月1日起全面实行封山禁牧,县财政先后发放补助资金438.575万元,累计淘汰土山羊9万多只。2016年6月,舟曲县成功入选甘肃省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图说:美丽的峰迭新区

发展生态经济。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8•8”特大山洪泥石流双重重灾县,随着两次灾后重建的相继完成,为了让广大群众在依托灾后重建住上好房子的同时,也通过扶贫攻坚和发展优势产业过上好日子,舟曲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甘肃省“365”和甘南藏族自治州“168”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科学确定了舟曲县“159”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培育壮大提升优质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特色养殖、设施种植、劳务经济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推进“三品一标”认证,2015年完成“舟曲土鸡”、“舟曲土鸡蛋”无公害认证,2016年“舟曲核桃”、“舟曲花椒”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2016年,舟曲县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先后邀请专业咨询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舟曲县高原绿色散养鸡产业化发展建设项目》、《舟曲县中华蜜蜂产业化发展建设项目》、《舟曲县优质核桃产业化发展建设项目》、《舟曲县中藏药材产业化发展建设项目》和《舟曲县桑蚕产业化发展建设项目》等5个产业规划,并顺利通过了甘肃省农牧厅评审。目前,全县各类经济林果总面积达到22.93万亩,其中优质核桃15.19万亩、花椒1.93万亩、油橄榄0.53万亩、桑树3400亩;2016年推广种植羊肚菌320亩、中藏药材10万亩,养殖土鸡68万只、土蜂1.8万箱、土猪8.2万头。

图说:快速发展的林下经济

图说:推广种植羊肚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