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生态宜居临颍
发布时间: 2016-11-01 15:15:20 |来源: 联盟中国 | |责任编辑: 曹洋
(三)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服务协调。一是政策扶持。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林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沿京港澳高速、107国道、许泌路、逍襄路“三纵一横”花卉苗木观光带,着力扶持杜曲、大郭、巨陵、固厢、石桥等乡镇为主体的花卉苗木基地。努力构建以县城周边区域为中心,重点镇为节点,绿化生态村为支点,河流、交通干道为连接的林业生态体系。对规划发展区域内花卉苗木规模种植大户、企业实施补贴政策,每亩每年补贴300元,连补三年。“三优先”政策,即优先安排涉农项目;优先办理林权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优先协调解决土地、电业、水利等措施,有效调动了他们积极性。二是项目支持。有效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电力、农业产业化等涉农项目资源向其倾斜,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全面给予保障。先后整合颍河河道综合整治项目,疏浚新颍河、整治河滩地3000亩,为全长6.5公里的颍河观光带建设奠定了基础;整合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扶持以胡桥绿化园林公司、天翼公司等做大做强,仅2013年胡桥公司就新增花卉苗木基地2000多亩,新增天翼公司1000亩桃花种植基地。三是推进土地流转。发展产业需要大量的土地,土地流转是实现花卉苗木规模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如何保障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利益,保证他们有活干,有钱赚,是摆在临颍县各级政府面前的实际问题,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准,认真做好土地流转农民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失地农民为入驻花卉苗木企业务工,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实现就近就业、就地增收。各乡镇成立务工服务队,有序组织农民入企务工,致力营造宽松和谐、服务高效的良好发展环境,保障企业放心发展、安心创业。
通道绿化
三、绿色发展的实践,为群众创造了更多的生态福利
今年全国人大审议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提升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扩大生态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这些要求的本质是强调在改善和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公众的生态服务、生态供给、为人民创造出更多的生态福利。临颍县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绿色产业的实践,达到了为群众创造生态福利的目的。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建设攻坚,为人民创造了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如今,放眼临颍,蓝天共碧水,绿树映红花,临颍人正尽情品尝着绿色生活的鲜美。一条条生态廊道、环城林带,犹如一道道绿色屏障;穿城而过的黄龙渠宛如玉带,两岸绿影婆娑,舞动出城市的妩媚与灵性;千亩湖恰似明镜,镶嵌城中,辉映出城市的魅力与神韵;黄龙湿地公园、梅苑公园、桃花岛公园等,似一条宽阔的风景带,无处不秀着绿色风情;而那一个个小游园又如一串绿珠,让城区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在这座建成区面积为40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的城市里,绿色已成为主色调,是永不褪色的风景。
沿河景观带
黄龙湿地公园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属省级湿地公园,是黄龙湿地保护区建设的主体与核心,利用原有大面积连片窑坑废弃地,依托南水北调蓄水调节池,高起点规划建设的集蓄水、生态、景观、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公园占地面积1600亩,其中绿化面积600亩,水域湿地面积800亩,北临颍川大道、南接黄龙渠、东到湖东路、西至湖西路。湿地公园建设以尊重自然为原则,以丰富的水景为主题,形成“一心、两轴、八区、十二景”的景观结构。“一心”,即中央湖心岛;“两轴”,即沿西部湖区和东部湿地两条纵向景观轴;“八区”,即主入口区、次入口区、生态湿地区、休闲养生区、康体活动区、生态林区、文化娱乐区、水上活动区等8个功能分区;“十二景”,即北入口同心广场、西入口亲水平台、东入口阅澜广场、曲水荷风、文化广场、童趣乐园、运动广场、芦花飞雪、驿站风情、生态浮岛、花溪、凭水临风等,创造体现自然特性、充满生态情趣的滨水环境。每到早晚、星期天、节假日在公园游玩、锻炼的居民络绎不绝。
临颍县“十公里城市生态水系”景观带,主要对城区段10公里河道清淤及沿线绿化景观建设,总投资2.2亿元,以黄龙渠整治为依托,选用优良乡土树种,两侧各建设100米宽的森林景观带,造林绿化面积达3000亩,打造黄龙渠滨水休闲带,修建多样化、多功能的城市活动场所,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促进人文与生态的互动与交流,创造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生态人居休闲环境,烘托现代城市氛围,彰显城市魅力。
同心小师社区位于临颍县固厢乡,涉及小师村、城顶村和岗东村三个行政村,面积700余亩。该社区绿化景观坚持生态多样性原则,根据本地区的土壤及气候特点,使用乔木、花灌木及地被植物合理配置,既有通透的活动空间,又有乔灌草搭配的复层绿化结构,最大地发挥了绿化的生态效益。社区一期绿化用地面积约83000平方米,垂直绿地面积1300平方米,乔木株数5100株,花灌木株数6300株,绿化覆盖率42%,目前,经过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乔木、灌木、草坪层次分明,初现了水绿相映、四季有花、人与自然融合的绿化景观效果。像小师这样的农村社区全县已有二十多个。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