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桌面下载|邮箱登陆|论坛注册|站点导航定制
 

陕西省宝鸡市

发布时间: 2016-10-25 10:25:59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做法成效]

强化规划设计,科学因地制宜。在新农村晋星创建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以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为主要依据,完善《宝鸡市美丽乡村测评标准》,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围绕“十三五”规划,制定更细致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县区主要做好村庄布局规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镇村根据市县总体规划和自身条件,逐镇逐村定位,推进点、线面功能配套整合和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全域化与精细化相结合、“大景区”与“小盆景”相辉映的发展态势。

宝鸡市千阳县朝阳村

宝鸡市太白县柴胡山村

强化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把保护生态融入美丽乡村的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近年来,先后组织部分十强镇、百强村负责同志赴浙江、福建等地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带回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已建成的五星村、四星村的基础上,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文明。目前,太白县、麟游县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扶风县、陇县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镇19个,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7%,“绿色”已经成为宝鸡农村的天然名片。

宝鸡市太白县黄凤山村

强化项目整合,狠抓环境整治。按照“市级统筹协调,县(区)为主体整合”的思路,充分发挥市县相关部门职能作用,整合利用好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市列专项资金,县区给予配套,实行以奖代补,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吸引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把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作为切入点,实施了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为重点,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河道沟塘、农业废弃物“五项整治”为抓手的村庄清洁行动;年内高标准、高质量全部完成全市1729个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设置公益性保洁员岗位万余个,探索出“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省示范,受到环保部充分肯定。

佛骨圣地--法门寺

秦岭主峰--太白山

强化精品示范,彰显宝鸡特色。典型示范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按照“家园美、生活美、环境美、乡风美”的四美要求,坚持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着力打造了一批较高标准、较强带动作用的示范点,形成了一批涵盖不同区域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美丽乡村创建模式。结合中心村(社区)培育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建设项目,选择了一批典型经验和精品工程,涌现出了金台区东岭村、陈仓区杜赵村、凤县东河桥村、岐山县北郭村等一批较高标准和较强带动作用的美丽乡村示范点。2014年、2015年两届“美丽乡村”评选活动,激发了各级各方关注支持“三农”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宝鸡美丽乡村”的品牌价值和辐射带动效应。如今的宝鸡农村,环境面貌大变样,基础设施大改善,乡风文明大提升,美的有“底子”、有“里子”、有“面子”,从内到外都散发着美的底蕴。持续开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强镇(街)和十大美丽乡村评选活动,强化争先进位,典型示范带动。

强化工作机制,持续聚力推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市级指导、县区主导、镇村主抓、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县(区)、镇、村分级管理,建立了一套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以县为主体,对各部门进村项目进行整合对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到村”,推动街巷道路硬化、村庄排水渠网化、供电供水经常化、沼气厕所一体化、信息资源网络化。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对市级美丽乡村和全市十大美丽乡村分别给予奖补,用“小资金”撬动了社会资本对“三农”的大投入。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督促检查和动态跟踪相结合,实行定期督查检查。全市各级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管理,长效服务。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