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 加油体验——走进锦州石化聆听石油故事
发布时间: 2016-07-07 11:36:05 |来源: 联盟中国 | |责任编辑: 君君
7月6日,中国石油加油体验第四季活动走进锦州石化公司,一同了解和见证这家支撑着锦州工业经济半壁江山且极具发展潜力的沿海炼化企业。
公司总经理魏立东向前去参观的媒体团介绍锦州石化
企业前世
据魏立东介绍,公司始建于1938年5月,是由伪满政府及日本三井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满洲合成燃料株式会社锦州工场”。1945年12月,国民党将其改名为“经济部锦州合成燃料厂”。1948年10月锦州解放。工人响应党的号召,修复重建了当时全世界唯一的煤制油工厂。1951年2月10日午夜,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滴煤制油(即合成石油)。1955年5月,隶属国家石油工业部,改名为石油六厂。1983年6月,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1984年1月,改名为锦州石油化工公司锦州炼油厂 。1998、1999年中石油、中石化重组,公司划转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两次重组,2007年,改名为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
企业腾飞
1967年6月,公司结束了煤制油的历史,向炼制天然油转向;1971年5月,筹建大庆70—Ⅰ型催化裂化炼油装置,年内建成;1972年9月,大庆70—Ⅰ型催化裂化炼油装置开车;1975年10月,装置扩建,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年;80年代以“四建四开” 为标志,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七五”至“九五”期间,投入53亿元,建成几十套大型生产装置,形成了油头化尾、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的生产格局。输油管线和锦州港码头连接,打开了走向世界的海上通道。
跨入新世纪,在国内炼厂纷纷朝着“大型化、基地化”的方向发展时,锦州石化没有盲目跟从,简单追求产能的增长和突破。而是从适应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对清洁能源更高要求的角度出发,走上了一条“吃粗粮、产精品,全力打造精品炼厂”的发展道路。
管理提升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是锦州石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五年,也是发展最快、效果最好的五年。锦州石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强基础、调结构、补短板、提效益,突出抓好精细化管理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了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面对新时期、新常态、新目标、新挑战,锦州石化提出了“两提”工程和“四靠”理念。
“两提”工程:提升企业对外形象,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四靠”理念:企业的安全靠每一名员工来保证,企业的形象靠每一名员工来维护,企业的效益靠每一名员工来创造,企业的管理靠每一名员工来实现。推行“两提”工程,践行“四靠”理念,一座现代化、规范化的炼厂呈现在世人面前
魏立东介绍,锦州石化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推进质量升级、奉献清洁能源;实施节能降耗、促进低碳发展;开展环保减排、体现绿色担当;保障能源供给、拓展市场空间;推行精细管理、提升企业实力。
油品升级
锦州石化公司已是一家具有近80年历史的老企业,在油品质量升级的道路上仍然走在行业前列。公司总经理魏立东表示,锦州石化企业仅仅用了15年走过了欧美国家30几年走过的路程,实现了三连跳。
十五期间锦州石化消灭了90#汽油,硫等重金属的含量已经基本达到了国家的要求标准。魏立东指出,汽油柴油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加氢,才能提高汽油柴油航煤的产品质量。十二五期间,为加快产品质量升级的步伐,锦州石化除了对装置进行改造,还建设制氢装置,解决了加氢装置的氢源问题。
目前,锦州石化公司主要产品中汽柴油质量全面达到国五标准,部分达到国六标准。航空煤油产销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异丙醇、顺丁橡胶、环丁砜,针状焦、煅烧焦和润滑油添加剂等传统特色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魏立东表示,“站在十三五”新的发展起点上,锦州石化将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抓住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集团公司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稳健发展的总方针,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环保为重点,稳生产、调结构、精管理,适应新常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企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把锦州石化公司建设成技术指标先进,赢利能力较强的精品石化企业。
据中国网记者了解,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9030人(全民8041人、集体3258人、离退休7731人)现有主要生产装置40套 ,一次加工能力950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650万吨/年 。固定资产净额48亿元,年营业收入360亿元以上,2015年上缴税费82亿元 ,位列辽宁省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第4名 。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