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企业的新突围——从锦西石化变中求进看管理提升

发布时间: 2016-07-01 13:42:17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作者:刘长华 周明华 |责任编辑: 君君

 

编者按:世间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只有“变”才是永恒的。企业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变”。唯变才能适应环境、赢得挑战,唯变才能超越自我、引领潮流。

凤凰浴火而重获新生,蛹化为蝶而振翅飞出,要是没有改变的勇气,恐怕早就走上绝路。同样,在企业管理上,头脑僵化、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回避了挑战,换来只是暂时的安逸。这正如“温水煮青蛙”,早晚要失去生存的机会。

有70多年历史的锦西石化于“变”中求发展,通过变思路带来新出路、变想法带来新活法。更重要的是告诉人们:外因只能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决定因素,关键是自身要有求新求变的自信和勇气、思想和行为。

锦西石化公司的2012年非同寻常。在今年工作务虚会上,公司高层在总结去年工作时,“变”成为热门词。细心的员工列表统计,企业去年发生了70多个变化,大到重大隐患治理工程,小到旱厕被消灭。

更重要的是,员工从这一系列变化看到锦西石化的管理和发展迎来拐点:安全环保隐患得到治理,产品结构得到改善,员工心态“多云转晴”……

老企业的发展,难在改变惯性积习,唯有求变才能突围。有70多年历史的锦西石化,如何能在一年之中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上兵伐谋,治理隐患剑指“低老坏”

近年来,曾经有过辉煌的锦西石化似乎“原地踏步”:企业装置老化、冗员过多、投入不足、发展定位模糊等问题禁锢着企业发展。

事物的转机源于思路的突破。

去年伊始,公司新任总经理吕文军在公司职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强大美”目标——通过隐患治理做强企业、通过质量升级项目做大企业、通过环境治理使企业变美。求变、突围的思路在公司上下产生共鸣。

最先感到思路变化的是安全环保处。那时还是安全教育培训科科长的郑晓峰感触最深。

新班子领导调整后的第一周起,公司领导领着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全公司所有装置进行不间断拉网式走访,排查出安全环保隐患217项。其中,公司重大以上级安全环保隐患44项。公司坚持在每周五的综合协调会上进行案例分析。案例由领导挑选,但制作课件的任务落在安全教育培训科。一周一个案例,郑晓峰每周都有几天干到后半夜,但他毫无怨言。他说:“抓安全就得动真格的。”

机关感受到压力,基层员工更深刻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变化。厂区里,一支特殊的团队活跃起来。他们在任何时间可能出现在任何区域,叫停违章违纪行为。这是公司新成立的“安全监督中心”,面向全厂选拔各类专业人才,组成第三方监督责任体。一年来,这个中心共纠正违章390项。

2012年,锦西石化动火作业比上一年增加22%的前提下,事故发生量下降50%、违章违纪现象下降32%、体系审核问题下降55%、消防支队火警出动次数下降72%。同时,公司发放避免事故奖励专项资金54万元。

变化显现之后,员工更加理解“强大美”目标第一步棋的深刻含义——出手治理安全环保隐患,其实是对“低老坏”动真刀子。

锦西石化以转变谋发展的思路得到集团公司大力支持,54个项目获得治理资金。

细节入手,岗位洗牌释放“正能量”

人是管理的决定因素,管理提升首先要做好人的转变。

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来。2012年,锦西石化先后调整了182名干部,其中不乏重要部门领导和多名“80后”。一系列措施后,各级领导干部压力大了,节奏快了,标准高了,深入现场的多了,浮在上面的少了。干部队伍出现了主动想事、敢于负责的新气象。

在每天早晨的调度会上,车间主任尝到了较真的滋味。哪怕是一个细小问题,都会被一连串“为什么”追问下去,从表象到原因,再到深层次的根源,常常有人被追问得张口结舌。经过几个回合,大家意识到,如果不对车间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不把出现的问题分析透彻,如果不将工作的计划准备完善,就无法适应调度会的新变化。

公司形成“六制三讲”机制,即日常工作协调制、问题倒查制、管理受控制、严格监督制、设备预防维修制和责权对等制,一讲安全经验,二讲事故事件,三讲问题和隐患。

在初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和几轮选贤任能后,“新血液”释放出“正能量”,公司开始了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优化工作。

——在产品结构优化上,公司加强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对标分析,将产品结构与营销效益调整到最佳状态。为此,公司2012年增效约1.38亿元。

——在原料结构优化上,公司通过优化原油资源有效降低成本,打通商储油进厂流程,天然气代替燃料油项目投用,累计增加效益4000万元。

——在能耗结构优化上,公司通过每周能源优化协调会议,形成32项节能改造方案;与专业节能优化团队合作,对全公司32套装置和系统,以及热电厂、生活区的能量进行建模集成与优化研究和开发工作,预计综合节能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十二五”节能总量将达到8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9.9万吨。

改善民生,价值认同凝聚“向心力”

2012年以来,为将发展成果惠及员工,锦西石化先后实施一系列民生举措:增加倒班员工的夜班津贴,将待遇向一线员工倾斜;缩短医药费报销周期,门诊医药费由年报改为月报,住院医疗费由季报改为月报,大病高额医药费随时报销;加快南山危旧楼改造工程进度,帮助困难员工解决住房问题;厂区内所有旱厕改成水厕等。

民生工程是民心工程的基础,更高层次在于价值观的认同和文化的向心力。为使员工思想行动与公司加强管理寻求发展步调一致,2012年7月开始,公司以开展“员工靠企业生存,企业靠员工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座谈230余次,发出有效调查问卷828份,收集整理各类问题766条。通过谈心式的讨论,员工心里的困惑没有了。

员工心里亮堂了,企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一次实习大学生座谈会上,大学生李奎良拿出自己画的《奔马图》说:“今天的锦西石化正如骏马奔腾。能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有干劲、有信心!”他的话得到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2012年7月5日0时25分,制氢加氢车间员工许鑫巡检时及时发现隐患,避免了一起事故,获得总经理嘉奖1万元。8月3日,在应急处置中及时关闭阀门缩短处置时间的孟京生也获得了总经理嘉奖。“看见同事得到嘉奖,我也产生比着干的冲动。”还处在实习期的胡泊说。

于是,宝石花青年志愿者不畏严寒,义务为建设“美丽企业”做贡献;机械厂员工王尚典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勇夺车工项目第一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成为中国石油首个全国车工状元。

公司正在努力塑造一种文化理念:企业形成干事的氛围,干部产生向上的精神,员工拥有阳光的心态。从2012年的诸多变化中,员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锦西石化会变得更强、更大、更美!

2013.1.18《中国石油报》头版头条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