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中国为未来五年描绘新愿景

发布时间: 2016-03-11 09:50:37   |  来源: 中国网   |     |  责任编辑: 沈晔

 

在3月5日开始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人大代表,在北京审查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这个规划为五年以后的中国描绘出一幅全新的蓝图。

经济总量:92.7万亿

十三五规划提出,在提高发展均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要达到92.7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雄厚物质基础。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那年到2015年,中国的GDP总量由40.9万亿元增加到67.7万亿元。在日本日生基础研究所高级经济师上野志刚看来,中国是世界经济的原动力。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今后5年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不能低于6.5%,才能实现十三五GDP目标。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认为,在目前形势下,目标不宜定得太高,6.5%以上是符合实际和需要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底线是6.5%以上,实现这个目标是可能的。习近平同时认为,未来五年看中国经济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他把中高速增长视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三大特点之一。

人均收入:6.5%

十三五规划提出,中国要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要比2010年翻一番。翻一番是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意味着,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人均收入要保持6.5%以上的增长速度。

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就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5年,中国人均GDP已达49351元人民币(折合7924美元),若以不低于6.5%的年均速度增长,5年以后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张毅认为,今后五年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需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学家贾康认为,今后五年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摆脱陷阱的潜在威胁。清华大学蔡继明教授认为,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在突出效率与公平之外,还必须在持续扩大就业、稳定物价、健全金融市场等方面协调发力,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收入提高的获得感。

预期寿命:77岁

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广全民健身,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未来5年再提高1岁。

201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76岁,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岁,这意味着国家在医疗、养老等方面需要有更多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董小平说,人均健康寿命再提高1岁,医疗卫生工作者该做的工作也很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表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加强以慢性病为重点的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和重点人群健康保护,为人民营造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持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转变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人口老龄化:15%

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就业制度、养老服务、社保体系、健康保障、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社会参与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

在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亿,超过总人口的15%,这意味着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养老涉及每个人,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十三五规划提出应对老龄化正当其时。”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方玮峰说。

在中国许多地区,康复、善终等老年医疗服务还十分欠缺。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守字说,过去几年里,医院老年痴呆患者不断增加,有些病人好几个星期才等到一个床位。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加以应对,例如,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确保老年人得到正规的照料。这还不够,国家主席习近平认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他督促政府进一步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合理解决这一问题。

扶贫脱贫:7000万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认为,帮助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的整体贫困问题,这是最大的民生。过去37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7亿人口脱离贫困,为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

今后5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中国现行标准下,中国将通过特色产业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1000万人转移就业扶贫、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搬迁。还有2000多万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则通过纳入低保的方式兜底脱贫。

中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据测算,若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

农工党是中国八个参政党之一,该党江西省委会主委郑小燕说,中国扶贫工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通过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特色产业和工作扶贫,脱贫工作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型城镇化:3个1亿人

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为此,要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大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以及引导大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认为,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意义重大。他说,从供给看,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成本、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看,对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这个目标,既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2015年,户籍制度改革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60%,容易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达45%需加大改革和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认为,打造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转型,既能释放消费潜力,也会增加高质量的发展投入,故为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

科技创新:6+9

十三五规划提出,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到2020年,研发经费将占到GDP的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60%。

2015年,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取得良好进展。从十三五开始,中国将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包括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6个重大科技项目和种业自主创新、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9个重大工程。

“这些科技项目的确定,体现了目前科学界公认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国家的重大需求。这些项目的实施也将证明中国有能力解决世界级难题,还将带动不少产业的发展,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将推动计算机、信息产业、机器人等与智能有关产业。”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说。

新能源汽车:500万辆

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规划还提及,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近两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各方努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推广、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产销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是340471辆和331092辆,离5年后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意味着中国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今年2月,国务院决定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推出了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大措施,要求坚持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攻克核心技术,打破瓶颈制约,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里,中国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

转型升级:8个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在金融、农业、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新型城镇化、特殊类型地区、海洋等8个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把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打造成新增长点,也有计划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助于实现中国新旧动能的转换,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全面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将能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并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说。

生态环境:19个

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过去5年,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节能减排的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但从环境质量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来看,形势仍然严峻。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认为,我们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了,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未来5年,中国将在生态环境领域实施19个重大工程项目,其中5个聚焦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6个致力于环境治理保护,8个打造山水林田湖生态。 “这些重大工程紧扣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性强,目标清晰。”潘碧灵说。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则认为,这是未来5年发展的重要目标,而主要手段就是要通过实施好这些大项目,来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空气质量:292天

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气化工程,到2020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和18%,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也就是292天。规划还明确提出约束下指标,承诺在未来五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最近20年,中国累计节能量是全球节能量的58%。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的24%-25%,最近几年的增量更是占到全球的37%-42%。中国明确提出自主贡献目标(INDC),还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提出峰值概念,承诺到2030年左右达到排放峰值。

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董事夏玉洁认为,以前我们有减排的目标,现在有了与百姓更息息相关、对公众环境改善更为具体的目标。天津市政府参事包景岭认为,五年规划加入空气质量PM2.5等刚性指标考核,表明国家治理环境的信心,地方政府应该把治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改委前副主任解振华说,这些年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节能减排。中国在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进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2015年,全球碳排放没有增加,主要贡献是中国。

都市通勤:1小时

十三五规划提出,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我们已经进入了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群时代。”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打造1小时通勤都市圈,可使城市群中各个节点的交流更加便捷,发挥中心城市在都市圈中的辐射带动,还可以缓解中心城市的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打造1小时通勤都市圈,有助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降低主城区人口密度。首席国家安防设计评估高级技师朱良玉认为,把一些非首都功能向北京周边进行疏解,既有利于优化北京的空间布局,同时还能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简政放权:13条

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规划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方面设置了4大类25项指标,其中13项约束性指标是用来约束政府的。

2015年,中国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大大方便了民众和企业办事,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日益高涨,新登记注册企业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

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看来,约束性指标基本上是针对政府的,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而预期性指标主要是针对市场化和竞争性领域的,起引导作用的。通过这些指标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基础上的两个翻番。而湖北回天胶业董事长章锋则看到简政放权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他所在的湖北襄阳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项目审批零障碍、注册零收费、服务零距离,促进民营经济活力迸发,拉动当地经济逆势上扬。(今日中国供稿 作者为今日中国杂志社总编辑 唐书彪)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