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生态文明宜居的“绵阳答卷”
发布时间: 2016-01-18 16:25:52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建章立制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目标考核
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丽绵阳,于2013年6月在全省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将各县(市、区)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区3类进行考核。在考核权重上,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纳入整个目标考核体系,并按省上功能区规划对考核权重进行适当调整,平原、丘陵区、山区和园区分别设定为20%、25%、30%和10%。为了保障考核工作顺利推进,绵阳市还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对指标含义(计算方法)、考核部门、考核依据、考核要求进行了明确。从考核制度上建立起“生态屏障”,摆脱“唯GDP论英雄”。
图说:仙海湖一侧
承接生态文明差异化考核,2014年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对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开展生态环境离任审计评估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绵阳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涵了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等六个方面32项具体指标,在强调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耕地保有量、饮用水源保护、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等指标同时,结合绵阳实际将小流域水环境整治、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等纳入指标体系。同时明确审计分类标准,将县市区按照功能区规划和自身资源特点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类进行审计评估。
图说:滨江大道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落实依法治水,2015年建立了涪江流域生态补偿和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有利于协调流域上下游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促进公平利用流域水环境容量资源、合理分担流域水环境保护责任,有利于更好保护涪江流域水环境安全,保障优质安全供水。
图说: 绵阳南山
通过这种考核机制的建立,突出了“绿色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从根本上消除干部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倾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促使各地将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保护环境中去,更加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图说:科学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