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河北省新河县:打造省级园林县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发布时间: 2016-01-18 14:53:31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四、全员上阵强保障,协力创建园林县城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既是一项德政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河坚持全员上阵、重点突破,以超常的举措、超常的力度推进创建工作。

(一)组织领导到位。三年来,新河坚持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观摩、年底要总账,先后召开全县园林县城建设大会3次,县委书记、县长带队开展园林县城建设工程观摩10余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调抓、业务部门具体抓、协同单位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同时,先后组织各级干部到馆陶、威县、鄢陵、济源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吸纳其创建园林县城方面的先进理念、成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新河县的创建工作提供了指导。

图说:富强街绿化

(二)制度建设到位。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将制度作为创建园林县城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为确保各项制度符合客观、操作性强,一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园林县城建设,新河县先后组织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15个专题调研组,对园林绿化、规划管理、精细化管理机制、棚户区改造等15个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查问题、议对策,为园林县城制度机制建设提供了全面细致的第一手资料,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现了“调研座谈、会议邀请讨论、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群众参与机制,确保每项制度顺民心、合民意。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新河先后研究制定了《新河县园林绿化管理办法》、《新河县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图章制度》、《推进县城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等15项制度,建立起了一套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园林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图说:林荫停车场

(三)资金保障到位。新河坚持发散思维筹资金、勒紧腰带抓创建,三年来,通过自筹资金、对上争资、吸纳社会投资等方式,共筹集建设资金5.3亿元,有力的保障了市政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经费的投入。一是财政引导。坚持挤出资金搞建设,三年来共投入市政基础和园林绿化资金3亿元,其中,在财政预算中列支城市园林绿化专项资金,大力保障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经费,三年来共投入8500余万元,超过了过去二十年的总和;二是市场运作。新河坚持创新思维,采用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采取BT、BOT模式进行融资运作,运用社会资金推进建设,其中,通过融资运作,引进社会资金1500万元实现了绿化工程社会化建设和管护。同时,积极解放思想,大部分工程建设实行先垫资、后付款等方式推进施工,缓解了财政压力,加快了县城建设,建成了一批县级财政有心无力的项目;三是争跑项目。三年来,新河县眼睛向上要项目、争支持,在上级资金支持下,实施了排水管网改造、振堂公园改造提升等6个项目,争取上级资金1.5亿元,正是上级的大力支持,为新河县推进县城建设、创建园林县城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撑,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全县17万人民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再次表示诚挚的谢意。

图说:振堂路绿化

(四)宣传引导到位。一是丰富宣传形式。利用电视台、户外展播、宣传墙,进行全覆盖式的文明礼仪宣传和公德教育,开展了城管专题宣传60多期、“创园”宣传活动35场,并发放了“城管三字经”、“城管法律法规宣传图册”等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意识,营造了“人人讲奉献,生活更美好”的浓厚氛围。二是畅通交流渠道。开通了新河吧“城管听您说”互动服务平台,做到敢听群众骂声,理解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呼声,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年共收到群众发帖意见931个,点击量达到4.5万余次,通过整理共有街道维修、路灯照明、广告牌匾设置等40多个城市建设、管理方面需整改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激发了群众监督城管、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发挥群众作用。群众是园林县城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坚决摒弃“干部埋头干、群众冷眼看”的两张皮式建设模式,充分让群众参与进来,鼓励群众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对破坏园林县城创建的人和事进行曝光,让创建园林县城成为了人民“战争”,使得破坏县城形象的人和事无所遁形。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