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内蒙古阿拉善盟:构建生态文明与社会保障典范案例

发布时间: 2016-01-18 14:51:45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化相结合,实现逆向拉动生态建设与调整产生结构的融合发展。沙生植物产业化,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黄金产业。阿拉善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苁蓉、锁阳、甘草、苦豆子、醉马草、沙地葡萄、文冠果等丰富多样的沙生植物,非常适宜发展沙生植物产业。盟里的目标很明确,要把这个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来抓,加快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原料培育基地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种养加销一体化,形成区域优势突出、资源配置合理、品牌特色鲜明、综合效益显著的沙产业发展格局。当务之急是发挥沙生植物产业化研发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加大技术攻关和高端产品研发力度,积极引进产业链条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开发食品、饮品、保健品、药品等面向市场和消费的终高端产品,积极培育和创建具有原产地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做大做强沙生植物产业。

图说:在梭梭林中接种肉苁蓉

目前,阿拉善盟在苁蓉、锁阳、沙葱、沙地葡萄、红枣、红果和黑果枸杞等特色沙生植物种植、开发和利用上已经起步,而且,圈定了沙生植物产业化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沙产业基地建设,其中在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1000 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主要发展特色沙生植物产业、现代农牧业、新型能源、高端旅游等产业,力争通过5~10 年的努力,把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塞上明珠生态区,努力把阿拉善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生态保护建设样板。

图说:播撒绿色的希望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富民兴业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在增收富民上。为此,阿拉善盟因地制宜构建推广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模式,建立完善“公司+基地+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的路子。在沙生植物产业化上,一是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牧户”模式,积极引进企业建设基地、发展沙产业,鼓励支持农牧民依托企业和基地发展苁蓉种植、骆驼养殖等相关产业,以土地入股、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增加收入,促进生态保护建设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沙地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目标。二是从阿拉善地广人少、边界线长的实际出发,沿边界地区规划建设一批沙生植物产业化种植基地,推动经济发展与守边护边共赢。三是坚持走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鼓励各种形式的土地草场流转,促进土地和草场规模集约经营,让农牧民从土地草场流转中获益,从转移转产中增收。在生态旅游产业上,发挥胡杨林、沙漠、奇石等独特旅游资源优势,凭借“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引进旅游龙头企业和打造“大漠人家”“胡杨人家”等形式,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牧民获利”的运营模式。

图说:生机盎然的巴彦浩特镇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构建长效机制,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必须从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入手,出台并健全环境保护制度。自去年以来,阿拉善盟深刻汲取腾格里园区企业污染问题教训,全面开展“科学发展隐患排查化解年”活动,把生态环保作为“四条红线”之一,着力排除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存在的生态环保问题,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真正做到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坚持绿色招商理念,严防资源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坚决杜绝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落户阿拉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清洁能源产业,打造内蒙古西部重要的风光电基地。二是加大生态环保执法力度,依法督促企业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保证“三废”排放不超量、不超标。三是严格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着力解决企业污染、政府买单问题。四是实行最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大处罚力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从今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每年投入100 万元建立环境保护专家顾问制度,并加大生态环保考核权重和责任追究力度。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举措,切实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图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逐年好转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