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福建省安溪县:以茶为主多元增收 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布时间: 2016-01-06 14:40:50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三、主要做法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各方力量,以项目带动为支点,紧抓“十大举措”:

(一)紧抓龙头带动。通过推动上市、用地支持、税收返还、品牌推荐等手段,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如扶持上市,第一家给予1000万元奖励。比如,帮助华祥苑、中闽魏氏、三和、中闽宏泰等企业解决1000多亩发展用地。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国家级3家、省级8家)、中国驰名商标7件、著名商标38件、2家上市公司(坪山茶业在香港、八马茶业在新三板)、5家场外市场挂牌交易企业(年年香、昭德茶业、佳友茶机等)。

(二)紧抓园区示范。通过示范创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福建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福建省安溪农民创业园等一批“国”字号和省级园区,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互利共赢”的发展机制,带动理念创新(在全县形成了“待茶以人、精细农业、有机生产”的发展热潮,政府倡导的“提生态、提质量、减面积、减主体”,做足茶业“加减法”的发展理念深入业界)、管理创新(建立农资和茶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构建茶叶质量全程保障体系,加快形成了以“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为工作主线的“安溪模式”)、技术创新(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草生栽培、全程清洁化加工等技术全面推广,茶叶生产标准化走在全国前列)和经营创新(形成了市场上“好原料做好茶”、“好茶卖好价”的导向,推动了茶叶产供销一体化进程,加快了茶业经营组织重塑,为茶叶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提供条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系统升级。

2010年6月,安溪县组织县茶叶主管部门、部分茶叶企业代表赴法国、意大利学习考察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

图说:安溪县组织县茶叶主管部门、部分茶叶企业代表赴法国、意大利学习考察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

(三)紧抓科技创新。校企合作,重点突破茶业“看天吃饭”、质量安全、智能化生产及深度加工等共性问题,抢占行业制高点,提升制造装备水平。安溪铁观音集团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科研所合作“茶叶质量安全与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佳友茶机械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智能化节能采茶机与乌龙茶花茶加工关键装备研究与示范”,以及安溪茶叶生物科技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利用生物基原料生产绿色尼龙聚丁酰胺”,3个项目作为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计划实施。八马茶业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的“乌龙茶连续智能化精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列入福建省区域重大项目。安溪铁观音集团创建“国家铁观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佳友茶机械获批“福建省茶叶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合作成立全省首个茶叶院士工作站。八马、三和、安溪铁观音集团建设连续化、智能化全自动生成线。

(四)紧抓组织重塑。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包产到户、分田到户的经济制度,茶园小而散,劳动生产率低,给管理造成困难的实际,启动实施“茶园流转百企万亩五年行动”,加快引导茶园承包经营权向茶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制茶大户、家庭农场流转,大力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密切协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促进茶园由分散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转变,打造安全茶产业链条。全县通过承包、租赁、联作、入股4种形式流转茶园26.4万亩(占全县茶园44%)。主要有三种产业组织模式:一是“企业+基地+农民”。建成企业自有基地8.8万亩和联控基地16万亩。如八马自建5000多亩,联控基地3.5万亩;安溪铁观音集团自建基地7000亩,联控基地3.3万亩。二是专业合作社。三是家庭农场模式。

芦田山国饮艺生态茶园1

图说:芦田山国饮艺生态茶园

(五)紧抓特色培育。除加快引进、推广、调优水稻、花生、蔬菜、水果等传统农业新品种结构外,还加快培育“四金四银”特色农业品牌,突破“唯茶是农”,形成“一叶飘香、多元增收”格局。推动淮山、茭白、官桥豆干、湖头米粉产销一体化、防控有机化和营销品牌化。扩大淮山、茭白、山茶油、金线莲等种植规模。目前,茭白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可增收近1亿元。淮山种植面积1万多亩、年产量2万多吨、产值2亿多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