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绿色发展的能源转型城市
发布时间: 2015-12-25 16:45:30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加快建设美丽焦作。实施蓝天工程。全面完成火电、水泥行业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治理,全部关停城区集中供热供气区燃煤锅炉,加快实施西部工业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提前完成造纸等21个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强力推进扬尘污染控制、煤场专项整治、清洁能源推广等工作,努力使雾霾天气减少、空气质量好转。实施清水工程。所有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城区供水管网覆盖区自备井一律关闭,城区主干污水管网全部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大力开展河流专项治理,确保省控断面排放达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强力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实施工业、建筑等八大节能工程,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评价工作,深入推进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标准,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体系建设。深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生态廊道网络和黄河滩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农田林网和村镇绿化,积极推进城市道路高标准绿化示范工程,完成“七河八路十二园”绿化工作,完成森林资源培育18.4万亩,努力构建“一区两带三网多点”林业生态网络。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坚决向污染宣战,对排放不达标企业、偷排滥排企业一律关停,决不上污染项目,决不要黑色、灰色、雾霾GDP,还老百姓蓝天碧水,呵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图说:宏伟壮观的焦作太极体育中心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用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强化经营城市理念,积极稳妥、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强化住房、教育“两牵动”,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重点解决一批已进城就业定居农民工落户、一批城中村居民成建制转户,有序转移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加快焦修博武一体化,加快焦郑融合,完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城市组团、功能区和中心镇规划建设,积极推进示范区“十纵八横”主干路网建设,加快大外环规划建设,谋划推进迎宾路南延及焦作黄河大桥项目,促进交通链接、产业对接、生态共建、服务共享。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实施中原路延伸等工程,完成龙源路延伸、普济路大修等项目,再购置一批公交车,新增供水管网40公里、燃气管网80公里。突出抓好供热管网建设,开工建设新园路、工业路、塔南路供热管网,利用社会资本建设焦作东区热电机组、龙源电厂配套供热管网,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让更多群众寒冬用上暖气、生活更加舒适。强化城市管理。大力推进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加强背街小巷、建筑垃圾、户外广告、市政设施、市容秩序等专项整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探索发债等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力争促成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探索采用城中村改造模式,推进南水北调工程两侧绿化带及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土地市场管理,加强土地收储,扩大国有建设用地公开出让范围,经营性建设用地一律公开招拍挂,坚决杜绝商住用地出让中“再协议”和“跑冒滴漏”;强力推进“双违”整治,严格属地管理、部门管理,确保“双违”存量减少、增量为零。
图说:生态园
绿色发展与生态规划
2013年,焦作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07亿元,是2008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97亿元,是2008年的1.9倍,年均增长14.6%。五年来,发展方式持续转变。二、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粮食总产“十连增”。AAAAA级景区3家,居全国地市级前列。城乡建设持续推进。实施“14820”城市转型工程,中心城区建成区达108平方公里,城市组团、功能区和中心镇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52%,提高6.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058元、11367元,是2008年的1.7倍、1.9倍,年均增长11%、13%。
图说:市区一角
焦作市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打造更具实力的富强焦作。全面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技强市,以创新支撑引领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南延发展,促进焦郑融合发展。到2018年,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均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位居中原经济区前列,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打造务实守信的文明焦作。广泛开展“争做美丽焦作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彻底解决中梗阻问题,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效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社会诚信。文明创建与经济建设同行,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速增量和提质增效并重,追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到2018年,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图说:焦作园林风光(龙源湖公园)
打造和谐幸福的平安焦作。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促进公平正义,确保和谐稳定。到2018年,社会治理体制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感大幅提升。
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焦作。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系统建设,全面建成城市水系,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2018年,焦作青山相拥、绿水环绕,城在林中、景在城中,人居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更和谐。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集约使用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逐步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人与自然更和谐”的生态宜居环境。到2015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大于80%,主要河流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达标率不低于90%。
图说:神农山白松岭
加大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水源涵养区、北部山区、主要河流区、水土保持区、黄河生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完善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合理划分区域,明确生态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重建区,形成层次分明的生态功能区,有效防止导致功能区退化的建设活动和其他人为的破坏活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焦西万亩森林生态园,实施城区北山绿化二期工程,推动沁阳、博爱、修武等沿山地区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23.5%。
实施城市绿地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城区河段两岸景观美化绿化工程,加大城区河道清障、筑坝、护岸等治理,达到“道路有绿荫,游园皆青草”。
图说:黄河滩区防风林带
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重点加强武陟、温县、孟州黄河湿地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开展丹河、沁河、大沙河、漭河等重要河流区域水土整治,加快西部岭区以及北部太行山前沿山地等重要地区的生态保护,恢复林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十二五”期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3.46万公顷。
实施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对采煤沉陷区土地的复垦整理力度,加快实施白庄矿、方庄矿、韩王矿等采煤塌陷区和马村、中站、博爱等沿山非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地貌。
加强总量控制,强化环境质量约束性要求,实施全防全控的新型污染防控体系,以治理工程、保障工程建设为重点,提高针对性和操作性,营造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良好的环境。
图说:云台山峰林峡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为重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2013年,该市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转型发展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强化资源能源节约。大力推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公共领域节能,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强水、大气、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中心城区扬尘、油烟、噪声、尾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PM2.5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完善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城市水系,积极推进沁河、大沙河治理工程和引黄调蓄平原水库项目。加快北部山区公园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游园20个,新增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建设南太行生态景观带、高速公路和林邓线两侧绿化、环城森林公园体系、林区生态保护型人工增雨示范基地,力争完成造林和森林抚育16万亩。通过我们的辛勤努力,加快建设美丽焦作,下决心让焦作的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荣誉风采
第三届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年会上,焦作市从参评的290多个地级市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这也是继2007年焦作市首次获得这一称号后第三次获得这一殊荣。
2012年,焦作市成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首批示范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经济转型发展工作联系点。
2012年,焦作市荣获河南省文明城市称号。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