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宜居宜业”生态文明的新平安

发布时间: 2015-12-24 13:57:48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平安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的核心城区。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现辖3镇5乡,111个行政村,7个社区,总人口1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万,乡村人口7.7万。境内居住着汉、回、藏、土、蒙等15个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其它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28.2%。

图片1

图说: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均为全市前列

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平安围绕富硒资源开发、海东临空综合经济园区建设、海东核心区建设、平安文化建设,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化进程加快,财政收增长快速,两项收入稳定增长,经济总量快速提升。截止2014年底,平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67亿元,增速达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增长24.13%。财政总收入2.7亿元,增长2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54.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18亿元,增长27%,民生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76%,比2013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1元,增长9.01%,比全市平均高113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79元,增长12.67%,比全市平均高4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14亿元,增长13.5%,城镇化率达54.03%。

截止2014年底,建成区面积已达10平方公里,主城区控规覆盖率达82%,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24.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64.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2.5%,绿地率30.8%,建成城市供水主管线长23公里,供水能力近期达1.2万吨/日,远期达3万吨/日,自来水用水普及率达100%;建成区排水管网总长48公里,建成城市天然气管道158.4公里,供气总量达6.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6%。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100%。湟水河平安段出境断面丰水期水质稳定达到IV类,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获得“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县”、“省级园林县城”和“全国生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图片2

图说: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一、坚持把绿色发展做为第一要务来抓

平安区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明确了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开发与保护。在水源涵养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敏感区禁止了工业布局和矿产资源开发;在传统农业重点发展区、水源地保护和植被恢复区,控制城镇化建设用地的开发。在项目准入上,主要从节能、集约用地、循环用水、废物排放等诸多方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确保平安城区环境质量。2014年,平安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8952 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71 吨标煤/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优良天数为22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1.8%。2014年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名列海东市前茅。

图片3

图说: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二、通过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废气排放总量

一是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且经济效益较小的小、散、弱企业逐步清理,支持开发生产绿色新型建材,重点发展新型水泥和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产品规模化发展。二是通过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分区,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等施工现场的扬尘防治,严格实行环保绿色标志,淘汰“黄标车”,推广使用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城市公交车、中巴车和出租车改燃油改为燃用天然气,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对城区内所有餐饮企业开展了“油烟净”工程。在平安城区安装了PM2.5在线监测设备。2014年,全区SO2排放量1717.37吨,其中工业源排放量1333.54吨,占排放总量的77.7%,生活源排放量383.83吨,占排放总量的22.3%;NOX排放量520.38吨,其中工业源排放量383.18吨,占排放总量的73.6%,生活源排放137.22吨,占排放总量的26.4%。COD、NOX实际年排放量分别为3140.75吨、472.16吨,控制在市下达的总量控制范围之内。

图片3 (3)

图说: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三、改善水环境,水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根据地表水质现状和用途,划定平安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按季度定期监测湟水出入境断面水质,建立上下游水质安全维护与交流体系,保障水体功能和用水安全。二是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十二五”期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万公顷,其中:造林3650.62公顷,种草709公顷,封山育林560.18公顷,兴修水平梯田6237.94公顷,小型蓄水保土工程3234座,修筑淤地坝81座。三是完善污水处理能力,实施了总投资21134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二期,新增城镇生活污水日处理2.5万吨,铺设污水配套管网64.4公里,污水处理后达到一级A标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6%,比“十一五”提高50个百分点。四是加大对工业园区内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查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水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已进驻园区的企业,加快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升级改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污水排放量较大的企业,企业内部自行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五是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基本实现了城区雨污分流;在平安区三合镇、白沈沟正在实施“接气纳污”工程,改变农村污水乱倒的现象。

图片4

图说:对小流域和废弃矿山进行了综合整治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