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江西省大余县

发布时间: 2015-12-22 10:17:53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三、以发展乡村旅游、拓展产业功能为根本,走出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如果没有相应的产业为新农村建设作支撑,乡村旅游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丽乡村就不会容颜常驻。为了解决美丽乡村后续建设乏力的问题,我县利用自己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发展产业的内在潜力,助推农民增收致富,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财力支撑。一是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有机结合,打造了黄龙花木产业旅游示范园。该示范园坚持以产业为立园基础,以景观为吸引核心,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富民为根本目标,坚持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与花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商发展、农民投资创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八大结合”,定位于打造成为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培训基地、研发基地、科普基地、农产品电商交易基地、乡村旅游基地、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和摄影基地等“八大基地”。园区实行“公司+合作社+党组织+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乡村旅游“带一接二连三”的综合性产业功能,目前吸纳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民就业1800人次。二是与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传承相结合,打造了新城镇周屋乡村旅游点。该村村民为“理学鼻袓”周敦颐后人,是一个探求理学、修身养性、体味乡愁、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该村借力新农村建设的平台打造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和谐秀美乡村、理学文化名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小康示范村”,通过带动农户发展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方式,带动农户种植芋荷、蔬菜、甜玉米等农产品,养殖鸡鸭鱼等家畜,优先安排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让贫困户获得劳务收入,优先安排贫困户从事景区设施管理,卫生保洁等工作,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四、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引领,打造美丽乡村发展新动能。我们坚持发挥好“有形”与“无形”两只手的作用,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在政府引导方面,我县坚持高位推动,专门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的全县推进乡村旅游建设领导小组,在每个点上还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县领导常年蹲点抓调度、抓协调、抓督促、抓进度。理顺了管理体制,成立了县旅发委,在每个乡镇都成立了乡村旅游发展办公室,由1名副科级干部担任主任,实现了职能、机构、编制、职数、经费“五个到位”。将乡村旅游建设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建立了督查考评机制和奖惩通报制度,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和专家对各乡镇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发建设进行考评打分,对乡村旅游工作先进单位进行重奖,对全县排名倒数第一名的乡镇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开展乡村旅游品牌的创建活动,对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5A、4A、3A级乡村旅游点和星级农家旅馆的,由县财政给予奖励。同时,注重加强乡村旅游住宿、餐饮、营销、传统技艺等各类实用人才的培养,开展了讲解员评选比赛和培训活动,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市场主导方面,我县在景区景点融资、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都实行市场化运作。比如,组建了旅游产业招商小分队有针对性开展旅游产业招商,目前已经达成意向性投资协议6个;组建了县旅游投资公司进行融资,探索推行动产抵押、权益抵押、林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门票和经营管理权抵押等六种融资担保形式,着力解决乡村旅游资金难题;探索采用PPP、BF等模式,引入社会资金、民营资金参与景区建设。目前,全县有乡村旅游大中型经营户218户。在经营管理方面,通过组建旅游公司、旅游协会、理事会、个体承包等方式,对景区进行后续运营管理。在宣传营销方面,通过“互联网+”方式,搭建了大余乡村旅游020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线上让游客和消费者在线体验“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服务,360度实景,身临其境的感受乡村旅游的美图、美景,在线实现一键采购、一键支付、一键预订等综合服务,线下通过体验馆让游客感受到大余文化、特色、风土人情。我们邀请到CCTV7《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组在丫山风景区拍摄录制《乡村过大年 丫山闹新春》特别节目,开展了第六届环鄱阳湖自行车大赛丫山序幕赛、澳门小姐选美等活动,举办杜鹃花节、书画摄影、客家美食等节庆活动。同时,进行了乡村旅游“七个一”(即一套整体的旅游策划方案、一部高水平的旅游宣传片、一首旅游县歌、一句形象的旅游宣传口号、一本高质量的旅游宣传画册、一个高水平的游客集散中心、一个人人知晓的旅游故事)宣传,形成全民关注乡村旅游、参与乡村旅游、支持乡村旅游的良好氛围,让大余乡村旅游成为“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宣传的一个新亮点。

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县有效改变了村容户貌,转变了农民观念,培育了文明乡风,挖掘了文化资源,探索了经营模式,扩大了就业途径,改进了生活方式,增加了农民收入,创新了营销方式,提升了对外形象,促进了经济转型。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