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陕西省大荔县

发布时间: 2015-12-22 10:08:45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二、通过“七个一样”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大荔县把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推动农村和城里“一样”发展,着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四美”乡村建设。

(一)规划引领,让乡村和城里一样建设发展

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把农村像城市一样规划、建设和管理。一是凝聚乡村与城里一样建设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群众需求导向,在反复调研基础上,提出了“规划引领、产业融合、经济发展、村子发展、农民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卫生整治、基础完善、民居改造、生态建设、公共服务、产业转型6项重点工作,从发展思路上真正把农村像城市一样去投入、去建设,把农业像工业一样去经营、去管理,把农民像市民一样去看待、去尊重。二是坚持乡村与县城全域一体规划。按照“全县大板块、全域大景区”的理念,聘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专家,及时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聘请北京知名机构完成了镇村建设发展规划,形成了科学完备、适度超前的规划体系。三是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制定了“清洁乡村、美丽乡村、幸福乡村”三层次指标体系,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准、可衡量、能考核。清洁乡村指标,主要包括清扫保洁、垃圾处理、长效管理等10类30多项;美丽乡村指标,主要包括基础完善、生态建设、文化提升等6大类40多项;幸福乡村指标,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产业转型、文明创建等9大类60多项。按照这套标准,对全县400个村同时启动、分类推进。

(二)立体整治,让乡村和城里一样干净整洁

把美丽乡村建设与 “国家卫生县城”建设纳入一个整体,以城带乡,整体推进,使农村和县城一样“畅、洁、绿、亮、美”。一是卫生运动启动美丽革命。从农村环境入手,开展了以“清”和“拆”为主的大规模整治,彻底清扫积存垃圾、门前“三堆”,彻底拆除乱搭乱建、残垣断壁、门前厕所。两年多来,共动用大型机械5000多台次,发动群众60万人次,清理垃圾30万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0万平方米,改厕5万户,农村沉积的陋习有了根本改变,“脏乱差”得到彻底扭转。二是城乡生态人居环境一体化建设。严守生态红线,把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有机融合,在环境整治的同时,努力做好“兴水、建绿、种花”三篇文章。把“治水”变为“用水”,启动实施了7个大型水面工程,建成千亩同州湖景区,规划建设洛河乾坤湾景观湖、5000亩沙苑湖、200亩工业园区生态湖,加快开发万亩朝邑湖和10万亩黄河湿地,着力把大荔建成“关中水乡”。全面实施“造绿地、植绿树、布绿带”重点生态工程,完成了县内骨干道路的绿化亮化,建设大荔“绿色银行”。努力实现“全县大花园、一镇一景观、一村一园林”的美丽景象。三是从机制上推进乡村长效清洁。县上制定了统一的乡村环境标准,给每户配备了垃圾桶,村村建立了垃圾填埋场、聘请了保洁员,镇镇成立了环卫分队。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全县18个镇、400个村的长效清洁机制基本建立。

(三)基础设施,让乡村和城里一样互通共享

把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既方便又绿色生态,把乡村的公共服务覆盖得既全面又方便。一是把村庄像景区一样建设。对赵渡、平民、韦林、范家四个镇的村巷道,统一进行了全硬化,完成了重点村的绿化亮化美化,实现了“村村有广场”。重建了50个农村涝池,建成一批景观各异的乡村园林。同时,还建成了集村情村史、人物风俗等基本信息于一体的具有大荔县域特色的镇村中国红标识系统。目前,有50个左右的村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二是把道路建成连接景区的风景线。先后建成了6条、180多公里、太阳能路灯全覆盖的绿化、文化、亮化、美化“四化”道路。同州湖西路、大朝旅游专线已成为靓丽的生态园林景观大道,成为公路景区。还规划建设自行车绿道和自行车站,实现群众的绿色低碳出行。现在的大荔形成了以大西高铁、108国道、韦罗高速、沿黄公路为骨架的便利交通网络,与大华山、大西安、秦晋豫金三角、全国大交通网直接连通,为全县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有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三是实现公共服务乡村全覆盖。全县镇镇有养老院、寄宿制学校,村村有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娱活动广场,40%的村建成了村民综合服务中心,有线电视、互联网、手机通讯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农民一出门就有公交、有路灯、有广场、有景观,就近能就医、上学、养老、休闲,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也在逐渐养成,生活得更体面、更幸福、更有尊严。

(四)产业融合,让乡村和城里一样兴业致富

2013年初,大荔县将“三产融合”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三产融合”、“第六产业”已经成为大荔产业转型升级的代名词。一是着力壮大特色现代农业。“在大荔,农业就是最好的资源”,75万人民倾心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看大荔”品牌。充分利用作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独特优势,建成了万头奶牛、10万亩黄花菜、10万亩现代渔业等十大现代农业园区和专业市场。2014年,“大荔冬枣”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产值30亿元,成为25万农民群众致富的“金蛋蛋”。产业化龙头企业80余户,年加工农副产品50余万吨,储藏保鲜能力12万吨,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结合“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依托科技育苗公司组建了文岭智能化蔬菜育苗中心,年育苗可达1500万株;建设了新品种技术示范区、高标准生产区、物流中心和检测培训区,滴灌设施使工业化直接服务于农业。组建了农业科技宣讲团,中科院西安分院、中国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人员长期驻守田间,将科研成果和技术力量服务于生产和设施农业。二是推动农业多功能化发展。利用多功能农业的特点,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农旅结合、农旅共强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景区农业的新路子。全县拥有“农家乐”、“渔家乐”180余家,手织布、同朝皮影等特产店30多家,柳池农家乐、福佑黄河观光、畅家村史馆、平罗马术俱乐部等11个美丽乡村已成为旅游热点。同时,同州湖景区、3A级丰图义仓景区、福佑古寨景区、沙苑景区等重点景区基本建成,“美丽大荔、美食大荔,大荔是您周末的家”特色旅游品牌正在形成。三是加速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先后引进了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央企中国节能集团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振发新能源光伏渔业养殖、沙苑光伏观光农业四个大型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过百亿、总装机1000兆瓦,推动农业立体融合发展,形成了“农业(渔业)、光伏、旅游和科教”四位一体立体发展的新型农业园区,逐步形成了光伏产业带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一产接二连三”, 向着融合发展的“第六产业”迈进,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五)长效机制,让乡村和城里一样持续美丽

避免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运动,从源头上建立了美丽乡村持续建设的机制。一是凝聚正确的政绩观。建设美丽乡村,既要让农民生活舒适,更要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兴业、劳动致富,使优美乡村环境真正成为农村的生产力、竞争力。县委县政府一致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正确的绩效观,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县委县政府提出“宁可少修几条街、少盖几座楼,也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好。”县上成立了常设机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全体县级领导“一包六联”,直至达标。二是注重多元投入多方参与。在工作推进中,坚持上下联动。书记、县长亲自抓,镇党政“一把手”具体干,50个部门一对一包联,包村工作与部门、干部考核挂钩。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5000万元,捆绑涉农项目资金1.5亿元,50个包联部门投入4000万元,“一事一议”筹集村级保洁经费2000万元,社会力量主动参与、鼓劲出力,全县每年整合投入资金3亿多元,有力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三是问题导向建章立制。县上制定印发了《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3个统领性文件,制定了《大荔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标准》、《大荔县美丽乡村建设“十不准”》等10个文件。通过深入调研,着重解决长效机制行程中的“人谁来管、钱谁来出、工具谁来承担”三个方面的问题。运转两年来,井井有条、秩序井然,得到群众的高度支持,没有任何反弹的迹象。


     1   2   3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