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陕西省大荔县

发布时间: 2015-12-22 10:08:45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大荔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经验

陕西省行政学院调研组

大荔县地处关中东部黄渭洛三河交汇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和15个镇、272个行政村、26个社区。县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是传统农业大县。大荔县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农民,90%的土地面积属于农村。从2013年8月以来,县委县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动农村与城里一样生活一样发展。经过全县上下合力推动,基本实现了由环境“脏乱差”到清洁美丽、到乡村旅游兴起、再到三产融合发展的重大转变,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大荔特色的农民就地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新路子。

一、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大荔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业发展方式、环境整治、民风建设整体推进,使得大荔的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让群众不离开家园,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环境。

(一)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美丽乡村最直接的成效体现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极大改善上。不到两年的时间,镇容村貌明显改善,巷道里的柴堆、粪堆、垃圾堆、杂物堆彻底消失,违章建筑拆除了,巷道变平坦了、变宽了、变靓了;巷道里配上了统一的垃圾桶;干净卫生的双翁式厕所广泛普及,90%的村达到清洁乡村标准,庄稼地也成了休闲观光旅游的新景区。2014年,26个村被命名省级卫生村,13个镇被命名为省级卫生镇,羌白镇正在创建国家卫生镇。福佑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朝邑镇入围“中国十佳最美乡村小镇”,秦豫等33个村被命名为市级卫生村。大荔县建成的省级卫生镇、省级卫生村、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总数和比率均位列渭南市第一,全省前列。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让农民成为“农业工人”,增加了农民就业的途径、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村居民收入得到大幅增加。全县以冬枣和设施瓜菜为主的特色农业蓬勃发展,2014年冬枣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产值30亿元,设施农业产值24亿元,成为全国著名的冬枣之乡和西部地区最大的设施农业县。利用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将“农业、光伏、旅游和科教”四位一体和“渔业、光伏、旅游”三产紧密融合,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为农民快速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247元,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184元,两年时间增加了1873元,年均增长13%左右,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利用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带动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第六产业”(产业1×2×3)。冯村镇结合“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成了一个集苗木繁育、农民培训、科技展示、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服务、商品化处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园区,将4.86万群众囊括其中。以前“留不住建设人才,引不来落户农民”的科技园区,已成为拥有1.4万人口的园中城。许庄镇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棚顶节能发电,棚内现代设施农业茁壮成长,“科技展览”亦成为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农业、光伏、旅游和科教”四位一体的立体发展空间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黄河湿地渔光互补太阳能产业,将“渔业、光伏、旅游”三产紧密地融合在黄河岸边的风景中。民俗文化产业及度假旅游基地综合体“同州往事”,将大荔的故事伸展到了古时候;在福佑古寨,“黄河大荔”一览无余,丰图义仓将朝邑镇装点得古色古香,景城融合的前景更加诱人。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美丽乡村建设使得乡村面貌、村风民风极大改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启动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活动,每个村都建设了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广播室、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室或文化活动广场。通过创建乡村文明一条街、善行义举榜、乡贤文化骨干队伍、村镇道德讲堂等,建立了一整套乡规民约制度,每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评选表彰 “好公婆”、“好儿媳”、“好家庭”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地贯穿到农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细节之中,培育了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纯朴民风,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落地生根。


1   2   3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