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江苏省宜兴市

发布时间: 2015-12-22 10:02:43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云湖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是江苏四个重点发展的三级Ⅰ类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7.7万,下辖13个镇、5个街道、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环科园),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陶瓷产业园区)。

宜兴是经济发达的新兴中心城市。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4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无锡市平均水平。2015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列全国第六。宜兴是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境内“三山两水五分田”,生态禀赋得天独厚,拥有国家4A级景区8家,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特色非常鲜明,自古就有“阳羡山水甲江南”的美誉,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一大批国家级荣誉。宜兴是文脉厚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000多年的制陶史、2200多年的建县史,孕育了宜兴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紫砂工艺独步天下、名流大家代不绝书。宜兴历史上曾出了4位状元、10位宰相、385位进士,现有国内外高级专家和教授8000余人,“两院院士”25人,近现代涌现出徐悲鸿、吴冠中、周培源、蒋南翔、顾景舟、沙祖康、丁俊晖等一大批艺术、科学、文化、教育、外交、体育界的宜兴籍杰出代表,被誉为“教授之乡”、“书画之乡”。

近年来,宜兴市一直致力于思考、探索和实践一条经济与生态、城镇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互促共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陶都美丽乡村”创建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创建、幸福镇村创建、村庄环境整治、农村连片整治等工作为抓手,创新理念,真抓实干,呈现出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人文魅力有力彰显、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喜人局面。

一、宜兴市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自2008年创建“国家生态市”起,宜兴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就已经开始起步,以规划为“龙头”,对全市13个乡镇、3300多个自然村科学定位、规划。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全面小康示范市”、“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国家生态市”、“中国人居环境奖”、“2014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荣誉称号。宜兴已成功实现全国环境优美镇全覆盖。

2011年,在全省率先启动“陶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优化村庄布局结构,着力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整合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拓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空间和内涵,成为宜兴展现“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形象的重要窗口。至2013年共创建成宜兴市陶都美丽乡村40个,创建成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0个,先进村23个。“陶都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进行交流。独特的生态文明优势更是使“美丽宜兴”荣登《小康》杂志发起的“2013年中国生态小康指数”多项指标榜首。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对宜兴美丽乡村建设成绩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新华日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宜兴市美丽乡村建设作了专题报道。张阳村和善卷村跻身“江苏省最美乡村”。洑西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白塔村被评为“中国特色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从2012年起,宜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城市、打造全省最美丽乡村”的目标,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无锡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启动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两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以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治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河道沟塘等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作。通过全面发动、精心组织,高起点定位、高强度投入、高效率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两年累计投入整治资金约15亿元,完成3324个自然村的整治,创建成218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名列全省前茅。宜兴连续3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县(市),201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创建“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示范县(市)”。

2014年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在全市率先选定18个村试点打造“一村一品”文化。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明乡风沐农家——家园守护行动”,计划通过3年的时间,使全市至少50%以上的村庄成为“一村(镇)一品”乡风文明特色村,形成主题乡风品牌,既有乡愁记忆,又有文脉传承,既保留乡土文化,又提升村民文明素质,探索形成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宜兴经验”,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美丽花园、生活乐园和精神家园,让宜兴的农村让城里人更向往。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