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吉林省长春市: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优秀城市案例

发布时间: 2015-12-14 11:16:12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三、成效显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长春市2006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伊始,就从大城市、大农村的区域特点出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两大核心任务,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探索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的可行之路。“十二五”期间,长春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到2014年末,全市共建设省市两级示范村、重点村近50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近三分之一;累计争取省补资金2.1亿元,带动全市各级投入近15亿元;累计建设农村道路、路边沟、村部、围墙大门、文化广场、绿化美化和路灯等7大类1000余个项目,全市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图说:农产品加工业-吉林华正农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图说:专业合作社--农安陈家店众一农机合作社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榆树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结合发展阶段和建设任务需要,不断明晰发展思路。2010年,本着全面打牢经济基础,充分发挥示范村引领带动功能,榆树市提出了“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发展思路,加大力度,狠抓省级示范村建设。2012年,为配合全市“幸福长春”建设,榆树市提出了“幸福乡村”建设工程,把建设美丽和谐的“幸福乡村”作为“幸福长春”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步研究,同步部署,确定了“实施一个计划、建设四个体系、打造两个环境”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重点打造了一批东北地区先进、吉林省内一流的标杆村,集中打造了一批样板村群。2014年,针对长春市村屯规模大、人口密度大、基础差别大的客观现实,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建设原则,榆树市提出了“百村示范、配套推进、城乡一体、全域提升”的工作思路。2015年,为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长春市创新开展了“最美乡村”评选活动,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标准,全市有陈家店等18个村荣获长春市首届最美乡村称号,并对“最美乡村”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宣传,带动和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图说:农业结构调整-国信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长春市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任务艰巨的实际,在实际工作中,榆树市注意机制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凝聚各种资源,加大投入。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长春市逐年提高市本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力度,2015年达到1亿元左右,各县(市)区、开发区也都普遍设立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推动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批大企业纷纷投资农村,项目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几十个亿,有力地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树立全域长春的发展理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全市403个村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1511个村设有图书室,1506个村设有卫生室,403个村建有休闲广场,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达到89.2%,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今年将达到100%。

图说:农业结构调整-弘鑫君子兰基地

图说:双阳区双营子乡鲁家村文化大院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为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榆树市注重模式创新,总结推广了五种新农村建设“长春模式”。一是区县共建模式。推动开发区与县(市)结对共建,互惠共赢,有力推动了当地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农民回迁和土地规模经营,长春周边重点镇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与主城区融为一体。二是新居建设模式。在具备条件的重点村,集中建村,整体搬迁,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三是集聚发展模式。就是通过重点项目向中心村摆放,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打造一批经济活力强、社会事业发展快的中心村。目前,长春市共有中心村和美丽乡村369个,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四是乡村旅游模式。充分利用大城市的市场资源,打好乡村旅游牌,让农村变成景区,一些大项目相继建成,各类采摘园、农家乐、私家小菜园快速兴起,乡村旅游节越办越红火,一批特色旅游村正在形成。五是“环卫下乡”模式。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环卫下乡”。在各城区、开发区和县城普遍推广“户分类、屯保洁、村收集、镇管理、区统运”的保洁模式,村村都有保洁队。全市共建成垃圾堆放点6354个、垃圾填埋场813处、垃圾中转站457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498台、专兼职保洁员6356人。在全市实现了农村环卫设施、农村保洁员队伍、日常保洁制度三个全覆盖。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