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优秀城市案例
发布时间: 2015-12-14 11:16:12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二、快速发展的现代高效农业
“十二五”以来,长春市按照“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步伐,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图说:粮食生产-农机作业场景
图说最美乡村评选颁奖典礼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长春市坚持“提高单产,保证总产,提高装备,改善条件”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藏粮于地。从2008年起,组织实施了“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组织开展了农田水利、高标准粮田、土地开发整理等十大工程项目,到2012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到180亿斤的历史阶段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跃升,目前,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78.5%,平均每年增长3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大型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连续每年深松整地240万亩左右。全市建设100个机艺结合示范点,高产田平均增产15%,中产田增产7%,公顷增效2000元以上。重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增产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推广了玉米保护性耕作、高光效栽培示范、玉米螟生物防治、水稻钵育机插、旱田节水灌溉等粮食重大配套增产技术。农作物病虫害基本实现统防统治,农业航化作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开展作业试点面积20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
图说:绿园区合心镇新农家村街路
(二)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为加快提升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十二五”之初,长春市启动实施了《长春市万顷蔬菜基地建设规划(2011-2015)》,确立了加快发展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水果、马铃薯、都市设施园艺等六大产业,走建基地、拓市场、打品牌的发展思路。到2015年,全市园艺特产业产值达到187亿元,比2010年增长43.7%。全市蔬菜生产面积达到75700公顷,比2010年增加10.5%,蔬菜总产量达到41.5亿公斤。全市拥有省级蔬菜棚膜园区65个,国家级蔬菜棚膜园区18个。都市农业快速蓬勃兴起。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长春市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不断加快城市近郊区普通粮食作物种植和传统畜牧业双退出的步伐,面向城市市场,研究谋划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编制了《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重点推进了朝阳乐山、双阳奢岭、绿园合心等都市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活力的农家乐、采摘园、私家菜园等新型业态,呈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图说:农安陈家店
(三)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长春市的榆树、农安两个县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榆树市在抓好这两个示范区的同时,又从长春市实际出发,重点规划建设了16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建设内容涵盖重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节水农业技术、全程机械化、生态循环农业、现代都市农业、特色农业、农业农村信息化、土地集约化经营等8个领域,到2014年末累计完成投资9.1亿元,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试验、示范、引领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获得实质性进展。2013年开始,制定实施了《农业农村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启动了“智慧农业”“大田作物病虫害预警中心”等项目建设。2014年底长春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正式开通运营,目前全市入驻企业已超过800家,上线9个品类、60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在6000万元以上。
图说:农安陈家店村农民新居
(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长春市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通过积极举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精英培训班,建立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有力举措,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壮大。全市农民合作社由2010年的1120个发展到13568个,增长了11倍;家庭农场由2010年的1289个发展到2120个,增长了64.5%。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流转面积由2010年的9.37万公顷发展到35.29万公顷,流转比例达到28.5%。今年,榆树市又创新开展了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培养工作,首期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32人,培训任务圆满完成,颁发了结业资格证书,深受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标志着长春市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已经初步建立起来,这是长春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将为长春市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证。
图说:农安陈家店幸福广场
图说: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