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第三部分 石油魂

发布时间: 2015-08-25 09:16:28   |  来源: 中国网   |     |  责任编辑: 君君

 

在新疆,一些耄耋之年的老石油有句口头禅,“奉献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这是60年来,新疆石油人的人生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发达的经济吸引了大量人才“孔雀东南飞”。但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石油青年,义无反顾,前赴后继,从全国各地走进新疆,“凤凰西北飞”。无论是开发克拉玛依油田、还是塔里木石油会战、吐哈石油会战,数以万计的石油工人告别亲人,西出阳关。

在南疆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疆人民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夜里还要补。”新疆的很多石油企业所在地,不是浩瀚沙海,就是茫茫戈壁,渺无人迹。在这片荒漠和戈壁上,几十万、几代的石油人从黑发到白发,从一代到二代、三代,把根牢牢地扎在新疆大地上,默默地践行以油戍边的历史使命。

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几代人的成就。这些石油工人平凡而普通,他们不张扬,更不抱怨,在恶劣的生活工作条件下,特别乐观和从容。就是这样一群荒漠石油人,硬是在祖国的西部,在最荒凉的沙漠戈壁上开发出一个个油气田,在荒无人烟的公路旁建起了一个个加油站,在天山南北建成一条条油气输送管道。让这涌动的油气翻山越岭,渡江跨河,奔腾到数千里之遥的北京、上海,和全国的其他角落。

选择了边疆,就意味着艰苦和荒凉,也意味着奉献和担当。唯有克服这一切困难,才能真正将宝贵的石油资源从地下开采加工出来,送到需要它的地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边疆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豪言壮语。在辽阔的新疆大地,在绵延的丝绸之路,中国石油人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用一口口油井、一米米管道挺起了石油人的钢铁脊梁。

历史不能忘却

几十年,几代人。

历史不曾忘却。1958年9月28日,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1955年杨拯陆从西北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新疆,去了最艰苦的野外地质队。

作为当时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队117队队长,她推迟了婚期,投入到三塘湖盆地的地质勘探工作中,因突遇风雪,她再也没有能走出来。

2008年11月28日,吐哈油田在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的吐哈油田三塘湖采油厂牛圈湖联合站前树起杨拯陆烈士纪念铜像,来纪念这位为了石油事业献身的勇士。

踏着杨拯陆的脚步,一批一批石油人走进三塘湖盆地,继续杨拯陆未尽的事业。如今,三塘湖建起年产30万吨的现代化油田。

在南疆的勘探开发中,有这样一群物探队员,为了寻找南疆的油气藏,在1978到1993年的15年间,先后有44位同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了纪念他们,中国石油在库尔勒市物探基地树起了一座“征服塔克拉玛干纪念碑”。在纪念碑上,镌刻着物探队员征服大漠的功绩。截至目前,共有80多名物探人的生命止步于征服“死亡之海”途中。

那是一个泪水和着石油流的年代。被称为玛依塔柯之子的王继谔烈士,在60年代为了摸清原油性质,加工出新油品,风餐露宿,一口口地跑遍了当时克拉玛依油田的1040口油井;为了满足战备急需,他临危受命,带领科研团队到新疆可可托海,在零下五十多摄氏度的极寒中,爬冰卧雪,做油品性能试验,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50号军用柴油、抗凝液压油,攻克了低温下我军坦克不能发动、机枪不能连发的难题。

就是这样一位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在会见外宾时,却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在他去世时,除了一张破旧的木板床外,唯一的家当就是陪伴他跑井跑了十几年的自行车。

最难打的井都在西部。油田开发初期,国家物资匮乏,工业基础薄弱,钻工们把设备看的和命一样重要。他们在一次施工中,吊卡落进了六七米深的井筒。那时根本没有专门的打捞工具,手边甚至连根够得着的杆子都没有。队长毅然决定,让队友拿绳子给他绑住双脚,倒挂着下井去捞。井眼里满是泥浆,憋一口气,只能呆几十秒。挺不住了,他一摇绳子,大家就立刻把他往上拉。反反复复了好几次,终于把设备捞了上来。要知道,泥桨的物理性状就是稀泥巴,泥桨中的酸、碱、盐化学成份,灼皮肤、烧眼睛。

在克拉玛依展览馆,还有一张广为人知的冰塔冰人照片。那是1219队征战克拉玛依2号井的缩影。当时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在钻进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井喷,喷出的油水柱刹那间冲上天车。几个小时后,30多米高的井架就变成了一座巨型的冰塔。危机时刻,队长陆铭宝带领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冲了上去。经过三天三夜的抢险,才制服了可怕的井喷。水气、雪花凝固在钻井队员的身上,如同披上了冰铠甲。这张照片定格的历史瞬间,生动记录了石油前辈战天斗地的英雄壮举,成为了中国石油传承至今的精神财富。

1989年10月19日,在共和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是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日子。对所有投身塔里木石油会战,鏖战在茫茫沙海的塔里木石油人来说,这是个刻骨铭心,永远难忘的日子。

当天,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1井进行中途测试。20时23分,一股强大的油气流从3582米的地层深处呼啸而出。顷刻间,油气化作火龙,染红天际。

“出油了!”“出油了!”井场上,人们狂呼、跳跃,呼喊声和喷油声交织在一起,一片欢腾。许多人抑制不住激动,抓一把原油抹到脸上,喜悦的泪水掺杂着黑油恣意地流。他们用安全帽敲击出旋律,跳跃,呼喊。那夜的激动和泪水,连同塔中1井喷出高产油气流的重大喜讯,迅速传遍全国。

同一时刻,新疆钻井公司7015钻井队一位普通泥浆工王光荣也在翘首企盼。他身患绝症,正躺在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一家医院病床上,仅靠药物和血浆维持生命。听到收音机里传出塔中1井喷油喜讯,他用尽生命最后的气力喊着:“出油了……出油了……”然后闭上了双眼。他被新疆石油管理局授予“铁人式共产党员”称号的王光荣,与铁人王进喜的事迹一并陈列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

守得住荒漠、咽得下风沙、扛得起重担。这些石油人常年待在沙漠里,因为沙漠没有路,很多人走出沙漠到城市,都有过马路的恐惧症。在冰天雪地的戈壁,他们经常热气湿透衣服,然后冻成冰。在火焰山下,他们身在酷夏却不得不戴棉手套、穿棉鞋,以抵御那七八十摄氏度的高温。在新疆的大地上,你总是能看到这样奇异而几近悲壮的打扮。

有时,他们也会很想家。他们工作在沙漠腹地、大山深处施工,几乎没有手机和网络信号,想给家人报声平安,都要爬上井场旁边的高处。有时听到电话那头“喂”的一声,就没有了下文。即便这样,也是很大的满足。抬头看星星,低头数蚂蚁,讲述着重复不知多少遍的家人趣事,直至谁也不愿再张口,头枕着孤寂入眠。

石油魂在传承

石油血脉代代相传。站在老一代石油人奋斗过的遗址前,仿佛能触碰到石油工业那久远的历史,但只要轻轻一转身,又能看到百年之后的灯火辉煌。

为什么一代代石油人总是那样充满激情和理想,因为总有一种无声的传承,一种天赋的使命,会在不知不觉间,融入血脉。

茫茫戈壁,漫漫黄沙。沙漠边缘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暑,春天狂风肆虐,秋天蚊蝇牛虻成群。新一代的石油人仍是满怀石油理想。

吐鲁番盆地,每到夏季,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摄氏度。2015年,吐鲁番最高气温创下该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在那里施工就像在火炉里一样,你会看见中国石油的工人把冷水管子裹在身上仍挥汗如雨。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和边缘,塔中1井和克拉2井有很多八零后、九零后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正在与世隔绝、远离人烟的沙漠中央开采油气。采油工是个很辛苦的工作,地处“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亘古荒原上,气候变化无常。为着多产油气,那些年轻人毅然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寂寞,选择了坚守。

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公路上,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的小伙子,开着满载原油或柴油汽油的大罐车,经常要横穿沙漠。夏季拉油是很辛苦的,他们带着馕饼、矿泉水作为干粮,驾驶室就像是功率巨大的“烤箱”。如果打开车窗,全身上下就会被蚊虫叮咬得一片红肿,奇痒难耐。在浩瀚的流动沙漠中,建了这样一条沙漠公路,是世界奇迹,运输的小伙子驾驶的油罐车,更成为大漠的一道流动风景。

在沙漠深处的塔中,有一座中国石油的加油站——塔中加油站。如果没有这座加油站,很多过往车辆就得背上油桶穿越沙漠。这里的两对四位刚刚新婚不久的年轻人,每日等候着过往的车辆,他们撑起了过往车辆的“生命补给站”。在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口岸的友谊加油站,也有中国石油加油站人员在保障整个地区的油品供应。如果没有这个加油站,路就不通了。这里是通往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的关键要道。同时,在无人区的罗布泊,唯一加油站是中国石油的。那里方圆二百公里内,没有任何可以用以辨别方向的植被或参照物。在新疆最艰苦和最边远的山区,都有中国石油的加油站。有路,没有油,就是死路。中国石油遍布新疆的一千多家加油站,每时每刻都守候着在路上的人们。

在霍尔果斯果子沟,管道员工一年四季在山中巡线。油气开采出来,输送出去是关键。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下方,有一个庞大的管道世界。它们就像是盘旋于地下的钢铁长城,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命脉。作为亚洲最大的输气站场,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首条跨国天然气能源大动脉的“龙头站”,在这里,每天有超过1万立方米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沿着钢铁巨龙奔向沿线100多个城市近300多家分输用户、3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6000万居民用户,其平稳运行直接关系到下游用户的能源供给。如果到了冬天,果子沟的积雪都会深达20厘米。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0摄氏度,每年总有几场8级以上的大风。西部管道公司百分之八十的站场,都在戈壁荒滩和无人区。管线从哪里过,人就从哪里走。管线有多长,人就走多远。

在独山子石化公司,每次检修时员工都要在炼油釜、罐内钻进钻出。夏天,气温接近40摄氏度,炼油釜、罐内更是闷热。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先后有16万人参与建设,仅钢结构用量就达46万吨,可以建起4座鸟巢;装置中各类管线总长度3600公里,可以从独山子一直铺到北京。穿的衣服鞋子、走过的柏油路面、家中的冰箱彩电、汽车的轮胎,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他们生产的产品身影。

除了野外作业的辛苦,更加繁杂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也任务艰巨。许多研究人员要根据有限的资料吃干榨尽、从头分析。常常是泡在岩芯库里一毫米一毫米地描岩芯,或者关在办公室里一张一张地绘图,不分昼夜。

在他们身上,每个人都有或辛酸、或艰辛的故事,但是却又都凝聚着石油人共同的特征: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创新向上。这些更是中国石油的铁人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走进石油门,拥有了奉献的心,苦在离家走四方,乐在油田井成林。久当石油人,扎稳了做人的根,常以青春换成功,常把黄昏当早晨……石油人是远征的人,石油人勇于担重任......

文字和歌曲总是苍白的。无法还原这些人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是如何克服那些困难的,也无法描述他们的坚守换来的是怎样的成就。

无论你在任何城市,去加油站加油,或是在家里打开燃气灶的时候,希望能够想到在遥远的西部荒漠和戈壁上,有这样一群石油工人在坚守着。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