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丰润比古岫村入选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三十周年侧记

发布时间: 2015-05-14 15:50:41   |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   作者:唐建勋   |  责任编辑: 君君

 

小账本记录百姓生活大变化

——丰润区比古岫村入选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三十周年侧记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5月13日,农历三月二十五。丰润区比古岫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军,从村西头饮水安全工程打井现场回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天的开支收入一笔笔记录下来。

把家庭收支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已成为李国军每日必做的“功课”。因为他家有个特殊的身份——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固定观察户。

1984年冬,为直接了解农村改革和各项建设的动态,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选择了300个有代表性的村庄设固定观察点,开展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

当时,比古岫村因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缓慢、村班子团结有战斗力等原因入选,成为我市惟一的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固定观察点。全村选出90户调查户,长期不变。以户为单位的收支情况逐笔记录,大到建房添置家具,小到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都要一笔不落记录下来。

“1985年建点开始记账时,许多观察户还不懂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如何记账。那是正月初六,当时丰润县农经部副部长冯宝成带队,一行30人的调查组进驻比古岫村,指导调查户开始记账。”比古岫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军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第一户调查的是当时的村主任李国良家,有问的,有填的,用了一晚上时间,一户也没弄好。”当听说过年收的点心、秋天收的秸秆都合成现金时,调查户们开始有点抵触情绪。

调查组成员开始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争取村民的理解。经过20天的努力,完成了第一年的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固定观察点的调查任务。从此以后,比古岫村90户观察户养成了天天记账的习惯,无论多忙,每天都要睡觉前把账记好。

30年一晃而过,记录家庭收支这一习惯在比古岫村一直传承着。一串串数字记录下比古岫村的时代变迁。

1984年,比古岫村人均收入211.6元,2014年增加到3150元。人均收入增加最快的是1995年,村民开始出外打工,年人均收入增加到2200元。

2000年7月18日,李国军花了3万多元买了一辆面包车,成为村里最早买上小汽车的农民。现在全村小汽车已经增加到30多辆。

如今,比古岫村的农业生产已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种植,发展为粮食、核桃等多种业态。村里2002年栽植的核桃树,现在已经进入盛果期。核桃收入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亮点。

比古岫村的变化是我市北部山区农村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正依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薄皮核桃等优势农产品,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李国军对比古岫村的前景充满信心。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