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域特征突出 治霾模式不可复制

发布时间: 2014-11-04 10:04:46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作者:李菲菲   |  责任编辑: 曹洋

 

因治霾效果明显,兰州治理大气污染被外界誉为“兰州模式”,引来众多城市效仿学习。然而,针对兰州治霾背后的成本支出,亦有不同的声音。有学者质疑兰州的某些治霾手段过于激进,给企业带来负担,成了一本难算的糊涂账。

“兰州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国内城市能从兰州的“脱黑”经验中获得怎样的治污借鉴?就此,《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采访了兰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马建民。

兰州治霾有太多地域特征

NBD:您怎样看兰州治理雾霾的“铁腕”手段?

马建民:兰州(治理雾霾)近几年的力度相当大,几个重要的工业污染源都在陆续搬迁,包括今年对燃煤锅炉的改造。去年,政府还严格按照“网络状”的管理模式,一个领导负责一个网格,工作不力便会被革职。今年初,负责西固区的兰州市环保局某副局长因此而去职。

NBD:雾霾治理被总结出了“兰州模式”,您怎么看待?

马建民:所谓“兰州模式”有太多地域性的特征,并不是可以轻易复制的。除了特殊地形原因外,兰州(也有一些便利之处),不像其他很多地区为区域复合性污染,以北京为例,若仅仅是北京地区减(污染),其他相邻地区不减,(污染治理的)整体效果就不是非常明显。兰州周围很少有大气污染源,区域污染源较为单一,只要把几个污染源控制好,治理起来见效比较快。

要说“兰州模式”真正值得借鉴的地方,我觉得是政府力度,其实全国各地污染成因大同小异,都是根据污染源加以治理。兰州市政府通过强制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企业搬迁、洒水除尘等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境。当然治理环境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政府也要在这两个方面做平衡。

NBD:目前兰州在治霾方面还有哪些重点的任务和项目?

马建民:目前兰州正在筹备建设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环保部要求在2016年初各个省会城市都要完成该体系的建设,这种系统主要用于监测每天的大气污染指标数据。

目前兰州市环保局已经做了预算,我们正在进行前期的调研工作,兰州很有可能成为西北第一个把这个项目做起来的城市。

NBD:在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应该如何克服?

马建民:兰州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存在先天的不利因素。去年的“国十条”要求到2017年西北地区PM10指数降低12%~15%,这对兰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兰州的尘土比较大,最深最厚的黄土层就在兰州。其次兰州空气比较干燥,植被较少,很容易引发扬尘污染。

若想真正实现环境的长效治理,必须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兰州市政府也有这方面的意识,去年我看到过一个方案,未来5~10年政府计划投资10亿元用于植树造林,但实际的落实情况还不确定。对于兰州而言,植树造林的成本较其他地区还是相对过高。

长远治污政策要综合考虑

NBD:通过近些年的治理,目前兰州市的环境现状是如何的?

马建民:环境较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具体的污染情况存在不可控性,很多成因我们也在论证中。兰州因其特殊的地形,市区里污染物很容易聚集但很难散出。

另外,今年光化学烟雾污染的现状也较前两年严重一些,兰州的光化学烟雾成因较为复杂,城关区和西固区的成因都不一样。西固区化工厂较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比较高,光化学烟雾的构成主要就为工业污染,而城关区主要构成为汽车尾气。

NBD:您之前是在加拿大从事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在此方面国外有哪些经验方法值得国内借鉴?

马建民:我之前就职于加拿大的环境部,在加拿大任何项目的落定都需要其他国家的专家参与,以保证其判断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大气污染的治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前期要做一个不确定性分析,要提前考虑有哪些客观及主观因素会影响未来项目的施行。

除此之外,国外的法制建设较国内健全。一个项目的开发有很多环保条例要遵循,有很多机构在监督。上世纪90年代多伦多黑河边的一个小工厂将污染物排放至河中,后来工厂的主人不仅因此被罚得倾家荡产,而且被判入狱两年。

NBD:怎样才能形成一个长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

马建民:一套真正科学的治理模式需要反复论证,需要政府的决心和行动力。兰州市环保局目前的压力非常大,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压力会促使政府加大督查力度,增强治理效果。

一个长远的治污政策,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论是洒水还是限产等措施都不是长远之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建立形成一个长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需要政府、人民、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集合以及制度的保障。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