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治霾一年间:用进化的政绩观提高肺活量

发布时间: 2014-11-04 09:29:13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作者:张国 刘世昕 樊江涛   |  责任编辑: 曹洋

 

在灰霾随时可能造访的京津冀地区,仅用肉眼很难“亲眼目睹”到空气质量的改善。空前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国十条”)实施一年来,该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人体感官并不像精密仪器那样触觉灵敏。

不过,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攀谈,那种无形的观念上的变化便不难察觉。

总部位于山东青岛的华世洁环保公司高级工程师袁军看到了变化。今年5月,他到天津滨海新区开了一家子公司,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治理有关的环保科技推广工作。在一个浓重的灰霾天,刚与客户谈完生意的袁军对到访的记者说,他看到了京津冀决心携手“治霾”的广阔市场。

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天津,当下的“一号工程”叫做“美丽天津”。这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要求启动的工程,包含“四清一绿”,其中,清新空气被列为首要任务。

比邻而居的两座世界级人口特大城市北京和天津都在努力最迟于2017年实现“城区无煤化”。这意味着向昨日生产和生活习惯的艰难告别。北京曾用14年减少燃煤700万吨,而从2012年开始的5年内,这个数字将是1300万吨。3年前,天津市区供热结构中燃煤占65.9%,燃气占0.8%,今年燃气占比升至24%,燃煤降至41.7%。现在,从轰鸣的工厂到千家万户的暖气片,都在送别那些与动力和暖意相伴多年的黑色燃煤锅炉。

在河北,中国重要的钢铁、水泥、煤炭、玻璃生产基地,经济增长指标出现了多年罕见的降幅。当地第一大支柱产业——钢铁产业的增加值占到了工业增加值的三成,而到2017年将压缩产能6000万吨。经历痛苦转型的河北人熟知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指示——河北要卸下包袱,不为GDP排位纠结。

从北京到天津到河北,经济结构不同,资源禀赋各异,但这种壮士断腕式的产业调整背后,归根结底都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喊出的那句宣言:“向污染宣战。”

京津冀交界处的天津市武清区拥有华北最大的人工森林,希望建成“京津绿肺”。武清林业局科技中心主任黄宝剑对记者说,3年前,灰霾这个词进入大众视野时,他们的造林思路开始变了,要从过去生产木材的生产型,转为涵养生态的生态型。

天津有个“一号工程”指挥部,四壁挂满了全市工地、工厂的分布图及治污时间表。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舒长云称之为“挂图作战”。他告诉记者,“国十条”颁布后,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确定了462项任务、2055个项目,16个区县、22个部门递交了目标责任书,全部分解落实到人。

该指挥部还抽调16名局级官员任组长,开展巡查暗访和责任追究。对空气质量连续3个月排名后3位的两个区县政府主官,天津市委组织部进行了“警示约谈”。


1   2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