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格化建设”: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零死角
发布时间: 2014-11-02 14:19:47 | 来源: 中国广播网 | | 责任编辑: 曹洋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但如何能实现有效的防治管理,各级政府部门都在不断探索。天津市于2014年3月1日起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基层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谢华生介绍,天津市以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为单位,分级划定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网格,并制定25项治理大气污染事件事项。全市16个区县及海河教育园区已经划定一级网格33个,二级网格200个,三级网格2041个,四级网格5718个。分别由区县委书记和区县长任一级网格长,区县副职领导任二级网格长,街镇负责人任三级网格长,社区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负责人任四级网格长。
谢华生表示,一级网格主要负责工作督查、推动问题整改、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二级网格负责研究完善工作措施,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三级网格负责帮助协调开展网格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四级网格负责巡视检查、告知劝阻、反馈上报、配合处理、跟踪落实所在网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在天津河西区网格化管理指挥中心,记者实地体验了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工作流程。河西区环保局局长韩锋介绍,河西区数字指挥中心于2013年下半年完成了市、区两级数字平台对接,实现实时数据交换,并在29个区级单位建立了二级数字城管平台。全区共划分5个一级网格(A级),网格长分别由书记、区长担任;24个二级网格(B级),网格长由副区长担任;51个三级网格(C级),网格长由各街道领导担任;162个四级网格(D级)。网格内分别由综合执法局巡查队员1名、信息采集员1名、社区环保员1名(居委会卫生主任任网格长),共计500人组成。
依据25项治理大气污染事件的要求和道路等级、问题性质的不同,河西区将问题划定为应急处置问题和需协调处置问题两种类型。急需处置问题要求相关人员在20分钟内到达现场,1小时内进行应急处置,2—4小时处理完毕;需协调处理问题要求责任单位1小时内到达现场,24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并报指挥中心。
河西区市容管理委员会、网格化管理指挥中心负责人王军介绍,各网格的信息采集员从发现问题、上传问题到网格化管理平台,再到将问题派遣到相关处理部门,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大大缩短了解决流程和时间。信息采集员则聘请专门的人员来承担,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及时性。
自3月25日至9月25日,河西区指挥中心受理涉及25项大气污染问题,解决率达87%。今年5月,河西区在16个区县的空气质量排名由原来的后几位提升到第七位,目前,空气质量名列全市前三名。
河西区东海街珠江里社区居委会卫生主任朱长海是四级网格“D0148”网格长,他在介绍对实施网格化管理的感想时表示,通过网格化管理,“网格内各类可能造成大气污染环节和节点的处置上都有了抓手,可以实时掌握网格内的环境动态,我所负责的网格内环境状况得到了较快提升。”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