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 信用信息统一向外发布

发布时间: 2014-10-28 14:57:00   |  来源: 南方日报   |     |  责任编辑: 沈晔

 

  南方日报记者 龙跃梅 张俊

9月3日,记者从广东省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广东省推进诚信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已起草完成,正在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开展诚信发布行动,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

自2012年以来,在市场监管中,除加强日常执法外,清远市形成信用监管的理念,通过开通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平台、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强对失信企业的抽查等,初步建立起“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诚信监管模式。在诚信监管措施之下,各类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意识也逐步加强。

诚信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征信和公示平台,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能够破除壁垒加强协作,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信息运用机制,使信用真正成为悬在市场主体头上的利剑,形成规范市场行为的强大震慑力。有专家建言,清远在这方面仍有大量工作需进一步完善。

旧监管难适应新市场诚信监管应运而生

此前,市场监管普遍存在“多龙治水”、“权责不清”、“以审代管”、“市场准入门槛高”、部门监管任务重等弊病。没有合法身份的“黑作坊”进入市场容易,由于监管合力难于形成,日常监管难以到位,导致监管领域老大难问题比较多,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时常发生。

如去年的镉大米事件,清远有多批次产品在外地检测出镉超标,显示食品监管领域存在漏洞,结果导致清远大米信誉受到严重损害,清远米农、经销商等遭受损失。

此外,目前市场主体大幅增加也对旧有监管模式提出挑战。自清远去年底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清远市场主体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13.5万户,同比增长10.9%,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6万户,同比增长14.6%。市场门槛降低及市场主体“井喷”要求以前“严进宽管”模式需向“宽进严管”转变。有部门一线执法人员表示,如果还像以前那样部门各自为政、争利推责式的监管,则“一放就乱”的局面很容易出现。

新的市场环境,决定了监管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行为复杂化,要求监管方式必须广覆盖、系统化、深层次。有专家表示,信用监管将成为适应新形势的一种现代监管方式,信用监管将是克服以前监管的弊病有效手段。强化部门协作,通过信用信息公开、引入社会化监管等途径,形成对市场的严管、善管,倒逼市场参与者自觉守法守信。

建立信用监管大格局失信者将受到重点监管

目前清远市诚信监管都采取了哪些举措?记者从市“两建”办了解到,目前,清远已经在产品质量监督、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方面建立了信用监管模式,并建立相应“黑名单”制度,一些行业领域如建筑、交通运营等领域也纷纷试水信用监管。

如在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上,清远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制定《清远市产品质量信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落实《清远市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试行)》,进一步健全质量信用奖惩机制,建立产品生产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加大对不合格产品企业的社会监督,对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的生产经营单位,一律纳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在此基础上,对全市获证企业、眼镜企业实施分类监管,按照企业分类管理评价标准,将全市98家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分类。

在食品安全监管上,从今年3月起,清远开始实施《清远市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试行办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过期原料生产食品、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等14种情形,且被追究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将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单”。

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上,清远施行企业法人“黑名单”制度,企业法人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责令关闭的,即时将企业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的相关信息录入业务管理系统,成为黑名单,在法定限制期内(3年),限制其在已任职的企业法人中继续担任法定代表人,并限制其任其他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此外,作为工商登记改革的重要内容,工商部门及时将工商登记、监管信息等企业诚信信息通过网站向外公示。目前,市工商局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将全市近14万户商事主体登记、备案、行政处罚等信息向社会公示,新登记商事主体信息做到实时同步上传。

信用信息向外公开失信者将难立足

过去部门监管信息不透明,导致市场主体违法后经常换个马甲“洗白”再进入市场,享受同其他主体同等地位,导致“劣币驱除良币”怪象发生。而如今失信者除了面对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以及限制其进入相关领域的处罚外,守信者、失信者信息均将被公之于众,失信者将被曝于阳光之下,不仅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在社会上也将无立足之地。

记者从市“两建”办了解,今年以来,通过协调全市50多个部门,“一库两网三平台”为主的清远市“两建”信息平台已上线试运行。目前“一库”即政务信息资源库共梳理并发布52个部门538个资源目录,共收集38个部门132万多条信息;“两网”即信用清远网、市场监管网已初步实现对外发布信息功能,其中信用清远网于8月底上线,已发布40个部门的227类信用信息,共67万余条记录,市场监管网已于9月1日试运行;“三平台”中公共信用管理信息平台目前已经运行,商改后续监管协同平台于9月1日开始试运行,目前已自动推送74家商事主体155次信息给13个市级监管部门;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也开始试运行,利用政务信息资源库已有的信息资源目录,重新组织分类五大体系(市场准入、质量监管、交易监管、消费维权、食品安全)和建设工程所需资源目录,目前使用了36个资源目录。

诚信监管需部门间加强协作

虽然目前清远在诚信监管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部门间的协作仍然不够,监管信息不能有效汇集,导致市场信用信息不能有效征集,诚信监管基础不够牢固。据了解,目前“两建”信息平台部门共享的信息资源过少,导致信用清远网能查询的内容偏少,难以形成全面的社会信用体系。

据了解,下一步,清远诚信监管还将从“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公示”、“部门协作加强信用监管”等方面推进信用监管。

据介绍,“信用清远门户网”将依法向社会公布各类商事主体的良好、不良信用信息记录及相关信息,并依托“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网站,将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备案及相关信用信息向社会公示,加强社会监督。在部门协作监管上,工商部门将完善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及“黑名单”管理制度,其他部门也将按各自职责监管到位,并通过平台实现部门监管信息互通共享,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监管信息互通,强化信用监管,体现“一处受罚,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效应。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