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精神

发布时间: 2014-09-30 09:37:18   |  来源: 联盟中国   |   作者:曹洋   |  责任编辑: 曹洋

 

一、伟大的爱国精神:突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钱学森语录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美方宁可枪毙他也不放他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然而,钱学森万万没想到,他的回国意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坎坷归国路 周恩来用美战俘换回钱学森

1954年4月,美、英、法、中、苏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联想到中国有一批留学生和科学家被扣留在美国的事情,于是指示说,美国人既然请英国外交官与我们疏通关系,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辟新的接触渠道。谈判中首先要联系中国留美科学家钱学森等被扣留的问题。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钱学森于1955年10月8日到达广州时,对接待他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这一天,被很多科学家视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端之日。从此,钱学森这个名字便与中国航天、与民族尊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回到祖国后的钱学森脱下西服,换上了中山装。从此,他再也没有穿过西装。

评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回顾钱老的一生,不禁想起科学界流行甚广的一句话: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钱老青年时代远赴大洋彼岸留学时即暗下决心:学成后报效祖国。而在当时,比起大洋彼岸优越的科研环境、生活条件、薪水待遇,祖国积贫积弱,回国意味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承受很多艰苦。然而他硬是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力,辗转5年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二、不懈的科学创新精神:毕生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钱学森语录

一回国马上投入中国导弹计划的研究工作

1955年,他一回国马上就投入了中国导弹计划的研究工作。1956年,钱学森牵头建立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他用自己在美国所学的知识来对中国的工程师们进行培训,他还对这项中国计划的基础结构进行了重组。一年之内,钱学森又向中国政府部门递交了一项关于建立弹道导弹计划的建议书。1956年底,这项建议就被采纳并且钱学森被任命为这项计划的第一任总指挥。1958年,钱学森完成了东风导弹计划,并且在1964年试射成功,这比中国第一次成功的原子弹测试要早。

白手起家研制“两弹一星”

1960年,就在我国仿制导弹工作进行到关键阶段的时候,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并带走了最重要的图纸。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要自力更生,一定要争口气,把自己的导弹搞出来。钱学森亲自为大家编写教材,把很多关键的词语直接翻译成中文。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顺利发射。三个月后,大漠深处又成功爆响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10月27日,罗布泊的巨响震动了全世界——中国的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中国拥有了真正的核武器。

受命危难时 重压下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5年5月4日、5日,中央专门委员会召开第12次会议,8月9日、10日召开第13次会议,原则批准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规划方案。由于建造人造卫星的建议是钱学森1965年1月提出的,所以,工程代号为“651工程”。在卫星方面,钱学森的任务也十分繁重。他在“文革”的高潮中出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


1   2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