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敦煌市

发布时间: 2014-09-25 13:55:19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敦煌”二字,取盛大辉煌之意、寓繁荣昌盛之愿,自汉武帝凿空西域,“据两关、列四郡”始,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丝绸之路“第一枢纽城市”,中华文明经此远播欧亚,多元文化在此美美与共。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一、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情况

敦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雅丹魔鬼城、玉门关、阳关等文化旅游资源蜚声海内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在市域经济中比重超过50%。敦煌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资源库”和文化建设的博大“基因库”,孵化出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大批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旗帜性文化精品,全市文化产业正朝着更好保护展示和传承创新敦煌文化的方向加快发展,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5.2%,文化旅游被确定为支撑和带动转型跨越、富民强市的首位产业。敦煌是国家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钒资源探明储量全国第四,金、银、磷、钾、硫、石棉、石材资源富集度较高,是国家首个百万千瓦光伏发电示范基地、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为优势产业的新型工业已占到经济总量三分之一。敦煌受母亲河——党河滋养,灌溉农业发达,是甘肃省优质瓜果、棉花、蔬菜重要产地,李广杏、紫胭桃及红地球、无核白葡萄跻身“中华名果”之列,全市正以推广集约节约用水、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经营链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带动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是63亿元,2013年达到91亿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42亿元,预计全年突破110亿元,增长1.7倍;全市财政收入2011年是4.47亿元,2013年达到7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6.3亿元,全年可确保完成9亿元,比2011年翻一番;2011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为209万人次,2012年、2013年分别达到312万人次和402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实现183万人次,预计全年将达到500万人次,年均增长34%,同时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8%。近三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3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年均增长14.65%,均高于全省和酒泉市增长水平。

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敦煌市地处库姆塔格沙漠东部边缘,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年降水量42.2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505毫米,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地表水以党河为主,年径流量3.02亿立方米,人均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1389立方米,属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全市森林(包括灌木林地)面积161.9 万亩,林地面积299.4万亩,林木蓄积量4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04%。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2个(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敦煌阳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县级2个(东湖县级自然保护区、南泉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1469万亩。

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是敦煌千秋发展大计的客观需要,更是我们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立足敦煌实际,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始终围绕“转型跨越、富民强市”的发展主题,坚持“一抓四融合”的发展思路,牢牢抓住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水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风沙防治等重要任务,以强有力的硬措施、真功夫、狠决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讲,在扎实做好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基础生态环保工作的层面上,还特别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有力举措:

1、始终做到保护第一。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前提。在《敦煌国际文化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之初,首先确定了文化旅游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旅游承载能力等“三大研究课题”,先后聘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甘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和科研单位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论证,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编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时,立足绿洲经济特征,确定了“田园城市”的定位,即:走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城乡人居一体化路子,走为文而农、为游而农、为城而农的城乡产业一体化路子,从而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达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使敦煌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田园式绿洲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样本。

2、不碰生态容量红线。敦煌生态环境的恶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据统计,解放初期,敦煌的耕地和灌溉面积不足16万亩,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市灌溉面积就达到了34万亩,目前全市的灌溉面积已达47万亩,而且农业耕地灌溉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耕地面积和灌溉面积的增加、地下水的大量持续开采,是造成敦煌生态恶化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从2007年开始,敦煌市全面实施了以“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移民”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为主要内容的“三禁”、“三定”政策,压减荒地面积5.4万亩,关闭城乡自备水源井318眼,发展以葡萄、枣树为主的高效节水特色林果产业面积22万余亩。并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奔走、呼吁,争取国务院批复实施了总投资62.6亿元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为保护敦煌绿洲生态、构建绿色安全屏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3、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坚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体部署、同步推进,大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生态环境容量为先决条件,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把沙漠、戈壁、绿洲、村庄、果园、林地都当成景观来打造,大力推进生态与文化、旅游、科技相结合,自觉摒弃以往“外延式盲目扩张”的发展模式,立足“四个有限”、拓展“四个无限”,即:有限的城市、无限的空间,有限的环境、无限的资源,有限的产品、无限的市场,有限的人口、无限的收入,真正走一条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内涵式巧增长”发展之路。截止2013年底,对照《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29项考核指标,我市已有再生资源利用循环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林草覆盖率、生态用地比例等14项已达标,资源产出增加率、单位工业用地产值、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等15项还未达标。

4、狠抓生态项目支撑。坚持以重大项目的实施为支撑,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为龙头,积极推进“引哈济党工程”,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推行高新节水技术,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深入推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重点生态公益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项目,逐步在绿洲外围形成规模化的骨干防风固沙林网,筑牢绿洲第一道防护屏障。积极推进鸣沙山•月牙泉与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整体打包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将为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这两处大漠奇观打造政策叠加优势。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必将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互利共赢。

三、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等自然环境承载力有限。敦煌水资源总量小,农业用水占比高,近二十余年来,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了10.77米,目前仍以每年24厘米的速度下降。周边植被退化,库姆塔格沙漠每年向绿洲及天然植被区推进3—4米,增加沙化土地面积2万亩,全市50多万亩土地出现沙化。湿地萎缩明显,河道湖泊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沼泽面积更减少了约2/3。农田林网严重退化,很多地段林带断带、缺失,林带树种单一,网格不健全或配置不合理,防护功能逐年减弱。

2、区域生态综合治理不协调。我市地域内水资源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游用水规模的限制和影响,仅敦煌加强区域水资源保护、利用、节约用水,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同时,党河、疏勒河流域及周边县市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是一个闭合的整体,保护与建设好敦煌的生态环境,维护莫高窟、月牙泉以及整个敦煌的存续,需要全流域和周边县市的协调统一行动。

3、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投入有限。敦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系统性工程。近年来,省政府批准的《敦煌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近期工作方案》和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批复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从国家、省级给予了敦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很大的支持。同时,我市建立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依靠国家支持、政府扶持、农户投入,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得到了有力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节水型社会的推广建设、生态保护项目的全面实施以及现代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我市确定国际文化旅名城“一会四区”战略平台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加强我市生态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和支撑。目前,敦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已通过省环保厅评审,经请示国家环保部同意后,已按相关评定办法和规划,全面拉开了创建工作大幕。下一步,我市将立足敦煌大漠风光、生态环境脆弱、光热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独特厚重的客观现实,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多方参与”的原则,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力争在2020年以前,把敦煌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社会经济和谐稳定”目标,打造大漠绿洲、沙水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敦煌、美丽敦煌,助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