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

发布时间: 2014-09-17 15:21:49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四、六安下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思路和打算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6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批准安徽省巢湖流域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其中涉及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等2区3县。六安市也被列入六安也被列为安徽省级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创建地区。下一步,六安市将以这5个县区为突破口,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更新阶段、更高水平。六安的

总体想法是坚定不移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把六安建成安徽优质水源地、华东地区生态后花园、大别山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努力开创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重点是加快构建五大体系:

一是加快构建生态布局体系。

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统筹考虑全市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战略布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控制工业建设空间,保证生活空间,确保农业生产空间,扩大生态空间,努力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是加快构建生态保护体系。

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节约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优质电源,优化能源结构;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优化建设用地布局,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实施好“森林增长工程”,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强大别山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大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控力度,严格环保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三是加快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加快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把六安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新型产业培育,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以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最小化污染物排放为表征的生态工业系统。发挥大别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六安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国际特色的综合独立旅游目的地;加快绿色商贸和生态物流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立足皖西、辐射鄂豫皖、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现代物流节点城市地位。

四是加快构建生态人居体系。

全面推进绿色城乡建设,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态家园;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做好生态植绿、环境插绿、生活显绿的文章。大力开展绿色人居宣传,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着力打造山青、水净、天蓝、气爽的人居环境。

五是加快构建生态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评价考核制度、监管制度、资源使用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制度体系,强化政策支持,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以法制手段、刚性约束守护好六安的青山、绿水、蓝天。

滨河公园

附:六安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关工作情况

坚持“生态立市、绿化建市,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努力提升广大市民幸福指数”,是近年来六安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一以贯之的方针和不懈追求的目标。面对2000年撤地建市中心城区建设起步迟、基础弱、投入严重不足等实际状况,市委、市政府知难而进、举市而为、全民发动、植绿护绿,充分发挥两条河流穿城而过的自然优势,进一步升华“水”之灵气、彰显“绿”之生气、聚集“活”之人气,强力实施两轮《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建设三年实施计划》以及“让城市披上绿装,让市民享受幸福”等一系列生态园林工程,初步形成了“七纵七横连三环,两带十园四广场”的绿化格局,塑造出“二河绕城、林茂花艳、绿洒全城、环境秀美”的园林城市风貌。截止2013年底,六安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70.2平方公里,城市园林绿化总面积达到2404公顷。城市绿地率达34.25%,绿化覆盖率达 37.2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06平方米。

绿水青山的六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