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一个湖泊的新生映照一座城市的抱负
发布时间: 2014-09-17 14:07:54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环境治理成果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生态改善的综合效益。无锡市委、市政府在蠡湖整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造景的指导思想,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妥善处理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谱写了一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篇章。
在蠡湖治理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失地、失企和失房居民的根本利益,是关系到蠡湖整治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突出问题。无锡市委、市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果断实施“一个标准、四大政策”:“一个标准”,即统一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标准,不管是道路拆迁、绿化拆迁、还是开发拆迁,安置补偿均按同一政策标准执行,消除因地块、项目、时间差异执行不同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努力保持社会稳定。“四大政策”,一是将5500名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平均每人支出5.5万元,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将失房农民全部安置在城市统一规划的住宅小区,选择蠡湖边最好的地方建农民安置房,规划建设120万平方米,已经交付70万平方米;三是把被征用土地的5%留给所在乡镇,并按照规划要求开发建设,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帮助群众就业等;四是将失企职工全部纳入城市就业体系,村民与市民享受同等就业待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村民实行免费培训,蠡湖地区建成后新增的管理服务行业岗位,优先满足当地农民就业。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第一批安置小区建成后,听说分房政策实行“先交钥匙先选房”,当夜就有200多户农民排队交钥匙。农民说:“以前我们怕拆迁,现在我们争拆迁。”为什么?因为蠡湖真的变了样,这里环境好、空气好、交通好,还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哪里还会不乐意?去年温总理到蠡湖拆迁安置房视察时,拆迁农民得到消息后,紧紧围在总理的身边,自发地喊出“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由衷的感激之情。
更为难得的是,人民群众在充分享受蠡湖环境改善好处的同时,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市民罗浩平听说蠡湖大堤可能拆除时,马上给有关方面写信“不应拆除,而应加宽,并建造几座石桥,种花植柳,堪称与西湖白堤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建议得到了蠡湖建设部门的肯定和采纳。雨人家用品有限公司是蠡园村的招商引资企业,厂房刚盖好,就遇上了蠡湖整治拆迁,总经理夏国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把主动搬迁企业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小学生马致远看到蠡湖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兴奋地给市长写信,自豪地说“我爱无锡,更爱这美丽的太湖,我以后要认真学习,保护母亲湖,把我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是对近年来蠡湖整治工作的最大褒奖,进一步坚定了综合治理太湖的决心和信心。
促进文化传承:蠡湖环境整治的重要使命
蠡湖是自然的、生态的,也是历史的、文化的。传说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西施泛舟蠡湖,写下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养鱼经》;东汉末年,张渤带领邑人开凿浦岭门、犊山门,使太湖、蠡湖相连,无锡成了旱涝保收的富庶之地。明代东林党人高攀龙弃官回锡,在蠡湖畔小沙洲归隐读书并筑水居“可楼”。近代,以荣德生、荣宗敬兄弟为代表的实业家,筑桥铺路,建园造林,创办学校,造福桑梓。无锡历史上三大画家,东晋顾恺之,元末倪云林,明代王绂,都十分钟情蠡湖山水,创作出了大量传世之作。
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挖掘、光大、传承蠡湖的历史文化,促进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是蠡湖治理的重要任务。无锡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蠡湖深厚历史文化这根主线,一开始就确立了“文化蠡湖”的理念,并把它贯穿于蠡湖治理的全过程。首先,设立专门的文化策划处,负责蠡湖文化的挖掘、资料搜集和普及,主持文化工程的筹划,组织文化工程实施等。其次,制定蠡湖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改变以往工程建设完成后再实施文化工程的模式,坚持工程设计与文化策划相结合,建设工程与文化工程相互动。文化策划部门多次召开文化界人士研讨会,听取意见,集思广益,把文化理念、文化元素乃至文化举措全部融入到规划与建设之中,形成蠡湖山水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思。再次,围绕蠡湖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思,重点建设了一批文化标志工程。兹举例如下:
渔父岛。位于环湖路东侧,占地面积7公顷。传说春秋时范蠡偕西施隐居于此并作《养鱼经》,被尊称为养鱼之父,渔父岛由此得名。渔父岛上建有渔父桥、西堤、蠡堤等景观,蠡堤上布局有卓仁桥、恋鱼桥、乐陶桥、善贾桥、将军廊桥,并有冶生亭、归舟亭、丽冶轩、野望轩相互映衬,还塑有范蠡写经像、养鱼经石碑等再造景点。渔父岛和蠡堤上处处可见渔文化的踪影,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
渤公岛。位于环湖路大渲桥南侧,占地面积37公顷。景点以治水先圣张渤的传说为文化主线,结合“863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项目和梅梁湖调水工程项目,建设集生态、人文、水利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园中亭、台、楼、堂、轩、榭、廊等取名,均取材于张渤治水的民间传说,其中望天亭、观水亭、流云亭等生动演绎了当年张渤观天象、察水情的治水情景,展示了以张渤治水为主题的丰厚人文底蕴。
西施庄。位于东蠡湖的人工岛屿,占地面积3公顷。西施庄与西蠡湖渔父岛遥相呼应,围绕范蠡、西施隐居蠡湖后为蠡湖百姓教习歌舞、制陶养鱼、酿酒纺纱等情节,有意识地设计游客能接近和直接参与的戏台、朱公馆、船舫、绣楼等景观。湖中以舟作为游览的交通工具,让游客体验古人泛舟蠡湖的情景。以往触不可及的民间传说,通过西施庄的规划建设,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高子纪念馆。位于东蠡湖金城湾高攀龙隐居读书处――“可楼”遗址附近。馆内展示了高攀龙的诗歌、楹联等作品以及珍贵的实物,充分体现了高子所倡导的“学者以天下为任”、“忧国、亲民、实学”的思想和“学问必须躬行实践方有益”的至高境界。围绕纪念馆建造了融古代和现代两大文化景区的水居苑,有五可楼、高攀龙石雕像、高子书画碑廊、高子生平文化墙、高子纪念碑、月坡台、景逸轩、云从阁、高风水榭等10余处景点,使整个水居苑成了蠡湖一处新的文化景点。
此外,还在东蠡湖区域以蠡园为依托,建设了以荣氏家族造福桑梓为内容的宝界双虹景点;在管社山建设了以明末义士杨紫渊及后裔杨味云、杨苓??等历史人物为主,以“万顷堂”(原项王庙)、虞美人崖、驻美亭等景观为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吸收多元文化要素,在蠡湖沿湖和腹地建设了以太湖文化为主题的蠡湖公园。公园内的程及美术馆,是一座展示程及水彩画与油画中西画法交融作品的艺术殿堂,水镜廊展示了千余年来咏颂太湖、蠡湖山水的诗词书画,成为一条文化长廊。此外,还有以欧洲文化为主题的蠡湖中央公园,以动漫文化为主题的亚洲风情园,以桥文化为主题的大桥公园等,均从不同侧面丰富了蠡湖的文化内涵。
坚定信心:太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目前,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在扎实有效地推进。太湖水质总体上处于劣Ⅴ类,营养盐浓度长期在较高水平波动,已形成“藻型生境条件”,水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应当看到,综合整治前蠡湖的水环境状态,比现在的太湖还要恶化得多,但是由于认识统一,措施得力,投入到位,短短几年时间,蠡湖治理就取得了积极成效。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信心,认真研究和借鉴蠡湖治理的有益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坚决打好太湖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早日让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
启示之一:必须坚持铁腕治污的决心不动摇。在蠡湖的治理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坚决清理点源污染,下决心关停污染企业,彻底搬迁居民点;全面掐断“输污源”,通过铺设截污管道和整治入湖河流,真正实现污水不进湖;实施退渔还湖工程,调整农业结构,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强化生态清淤,有效降低内源污染;严格执法监管,发现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无锡的同志说,实施这些治污的新举措,没有铁的决心不行,没有铁的纪律不行,没有铁的考核不行,没有铁的处罚也不行。因此,只有敢于在控源截污上痛下决心,宁愿放弃一些眼前利益,做出某些局部牺牲,也要坚决做到铁腕治污不放松,才能真正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实现太湖水环境的根本好转。
启示之二:必须坚持科学治水的原则不动摇。在认真总结以往蠡湖治理做法的基础上,无锡市委、市政府坚信,只有坚持科学治水原则,真正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成效。一是突出科学决策。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湖泊治理经验,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聘请世界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编制概念规划,一开始就把治污工作建立在科学决策之上。二是运用科学方法。立足于系统综合的治理,按照“清淤、截污、调水、修复生态”的思路,先后实施六大工程,整合自然和社会各种资源,实践了一条治理湖泊污染的科学方法。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在蠡湖治理过程中,积极运用“863”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等科技成果,重建湖泊生物链、植物链,恢复生态系统。当然,在水污染防治领域还有大量技术需要攻关,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科技组织,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启示之三:必须坚持经营环境的思路不动摇。无锡市运用市场机制治理污染的经验表明:环境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商品属性;环境不仅是资源,更是可以善加利用的社会资本。只要科学规划,精心经营,环境资本完全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无锡市由于蠡湖整治不仅大大改善了生态质量,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环境经营形成了改善环境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得市政府可以拿出更大的财力、动员更多的资源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来。据悉,由于蠡湖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国家开发银行及国际组织与无锡市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启示之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让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蠡湖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最大努力还景于民、增绿于民、造福于民,把36公里长、80-250米宽的沿湖地区,建成市民和游客共享的城市客厅、全天候免费开放的大公园,真正实现了“建设项目高门槛进入、市民和游客无门槛进入”的理想。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失地、失企和失房居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实施“一个标准”、“四大政策”,妥善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环境整治中尝到甜头,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工程的顺利实施。更为重要的是,蠡湖的整治深刻地教育了群众,使更多的居民自觉投入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逐步形成了社会各界支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建设的强大合力。
启示之五:必须坚持文化传承的使命不动摇。无锡的同志说,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把美丽的山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融合起来,才能提高城市建设的品味和影响力。在蠡湖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无锡市牢牢抓住“传承历史文化”这项使命,把生态修复和文化修复结合起来,认真寻找蠡湖文化的踪迹,重新发掘蠡湖文化的历史价值,大力弘扬蠡湖文化的独特个性,先后建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工程,重新让束之高阁的蠡湖文化走到百姓中间,成为市民和游客津津乐道、陶冶情操的鲜活教材。如今的蠡湖,不仅水变清了,山变秀了,景变美了,而且更加的深邃,更加的厚重,更加的耐人寻味,处处闪烁着富有灵韵的文化之光。“昔日范蠡西施泛舟五湖,今朝四海宾朋相聚蠡湖。”文化使蠡湖更显夺目光彩,更具无穷魅力,更加让人流连忘返。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