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却莫名其妙变成了保险;明明签的是5年的合同,到期却成了20年;明明银行算好了丰厚的回报,却连本金的一半都拿不回来...这到底是众多消费者记忆出了问题,还是另有陷阱?
上周三,记者来到招商银行天山路支行,打听有什么理财产品在售。大厅工作人员热情推荐:
【有些7%的产品,零存整取型的,一万元起的。(是什么呢?)就我们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呀。】
工作人员让记者前往理财柜台,理财经理确认:这是一款理财产品。
【对的,是一个保本、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每年固定收益是7.5%。如果每年存1万,5年取出来是在7万左右。买的话你就要把卡和身份证在我这边先做一个冻结,然后你可以看到合同。】
这位理财经理建议记者先冻结5万,并声称,该产品还附送一份意外险。随后,他拿出一份有许多选项的空白表格:
【这是附带的一个公共交通意外保险的申请表。这边我打勾的地方请签3个名,括号里面的一个风险揭示条款请对照格子一个字一个字抄一下。】
其实,这并不是一份附送保险的申请表,而签字就意味着认可了上面还未填写的内容。但在招商银行里,身着制服人员提出如此要求,几乎不容怀疑。紧接着,他又如法炮制,让记者签署了另外几张单据。
自始至终,招行工作人员都众口一词地声称,这是一份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但三天后,记者接到了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
【这边是通过招商银行看到你购买了一份金生恒赢年金保险,分红型保险,年缴保费5万元的。被保人姓名是谁的名字呢?(好像是我自己吧?)对的,请问您现在收到保险合同和条款了吗?...】
稍有漫不经心,消费者便很容易回答,已收到并理解了合同条款,但这个“理解”却是按照银行的解释。银行是如何向记者解释收益的呢?
【(存5万,五年以后能够拿多少啊?)35万不到,本息合。(本金加利息,35万不到?)对。(是一定能拿到的?)对。】
但当记者致电保险公司,相同问题的答案却变成了:
【(比如说我5年已经交满25万了,我想把它取回来能取多少钱呢?)就是不计红利13万多的这个数字。】
记者了解到,招商银行天山支行的监控录像,保留期三个月。也就是说,当消费者5年后发觉上当,证据只有在银行工作人员诱导下亲笔抄写的风险告知书,以及亲口承认的电话录音。上海联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雪律师指出:
【这个风险告知书不要说我随便抄一下就可以了,其实是个制动系统,意义在于你在签合同的时候要冷静,要看一下前面的合同条款。(电话的录音能够作为证据吗?)可以作为证据啊,因为保险公司要证明,当时你确实知道合同存在什么样的风险,而且是你自愿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