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每年两会的热点,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和市场化程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
来自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常熟市康博村党委书记高德康认为,千家万户分散的农业经营形式,对农户来说,难以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市场来说,难以保障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散户抱团“,既可以解决农户抗风险能力差、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也有利于保障农产品产品质量。他告诉记者:“李克强总理去年调研我们康博村的“田娘农场”时也说,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
随着土地规模经营不断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各地蓬勃涌现,为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类专业合作社也面临技术、人才、营销等多方面的挑战。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由农民自发组成,虽然有政府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顾问,有实力的合作社也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但是技术人才队伍普遍薄弱,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这直接导致了合作社经营和组织生产的能力非常弱。高德康代表认为,人才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突出问题。他建议,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指导。同时给予合作社引进人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和农业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合作社发展。“只有优秀的年轻人才来到合作社,才有可能让合作社实现与新市场、新渠道、新技术、新思维的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管理的无缝嫁接。”
高德康代表希望各地政府加强对合作社的政策支持,除了从税收减免等方面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之外,更多地为合作社提供应对市场风险、运用先进技术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