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 2017-09-12 14:31:45 |来源:中国网 | 佚名 |责任编辑: 孟君君

 

凉风送爽,瓜果飘香,北国正清秋。9月7-9日,由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人文专业委员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健康中国与人文建设”主题,就医学人文建设展开多角度、多形式的经验交流和人文对话。

开幕式隆重热烈

开幕式现场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关心医学人文建设的医院领导,专家学者和医务人员,还有“人文爱心医院”“人文爱心科室”称号获得单位的领导和代表,“白求恩式好医生”以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的获得者共计1300余名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参会领导合影

出席8日上午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同志、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白求恩精神研究会袁永林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灏珠院士、中国医科大学陈洪铎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可冀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卢世璧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院士、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光明日报原总编辑敬天林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周长强副局长、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陈昕煜副司长、中国医师协会杨民常务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齐学进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李俊峰副会长、中国医师凌锋副会长、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戴旭光常务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高金声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孙红军会长、重庆市医师协会赵兴吉会长。会议由齐学进副会长主持。

关键词:致辞

张雁灵会长讲话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开幕式讲话中表示,这次大会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大健康”战略为我国健康事业规划了宏伟蓝图,拓展了医疗卫生工作的范围,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医学人文建设,建设“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有更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有更为广博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怀的能力。因此,医学人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召开这次会议也就特别有意义。

张会长针对怎样围绕大会主题开好会议,谈了三点建议:第一,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的认识;第二,我们要进一步强调医学人文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三,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中的医学人文建设。

张会长倡议各级卫生行政管理者要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这也是倡导医学人文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有助于医务人员能够充满热情地、心无旁骛地投入为患者服务当中,以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负责的精神,刻苦学习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张会长最后讲到,召开这次医学人文大会目的是让医学人文建设能够落地,能够在医学实践中开花结果,我们倡导医学人文就是要求不能为医学而医学,也不是为人文而人文,而是要通过加强医学人文建设,让医学从实验室里面走出来面向社会,让医学从医院里面走出来面向大众,让医学从医生中走出来面向患者,实现医生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让医学成为完整的完美的科学,成为有温度,有人性的科学。

曾益新院士讲话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院士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在去年的卫生和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向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凸现出党中央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做出重要指示,希望同志们继续满腔热情为人民服务,钻研医术,弘扬医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开创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新局面。总书记的批示既是对行业的要求,也是对全社会的殷切希望,更是对我们广大医务人员的巨大鼓舞。

曾益新院士认为,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和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的精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就必须要培养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医学人才,而这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理念的熏陶。对此他分享两点看法:第一,要充分地认识加强医学人文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是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加强医学人文建设也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加强医学人文建设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的必然要求。第二,要全方位的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抓好源头,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年轻医生;转变观念,加强对在职,在岗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找准落脚点,以人文建设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是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但同时又是长期的、十分艰巨的。

许嘉璐副委员长致辞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致辞中讲到,这次大会是中国医学界和人文界两支队伍、两种思维模式第一次以如此的规模相见、握手、融合。这反映了中国的医学学者和第一线的工作者们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自信,也反映了我们学术界对世界走势,社会状况的敏感与关怀。他表示,一旦“医学与人文”的研究结出成果,就应及时引之进入医学院校的课堂,并向社会普及。一种理论和思想,只有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他建议,“中国医学与人文”这一题目,应以不同规模,多种形式持续开展下去,例如小型研讨会、沙龙式对话会、访谈会、国际研讨会等。继而,逐步地、自然地形成研究、探讨“医学与人文”跨学科的领军团队,参与策划、组织、指导有关活动。促进在国家层面开展“医学与人文”课题的立项,研究和国际交流。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既需要坐而论道,更需要启而行之,根据已有的认识付诸医学实践,在实践当中经受考验和不断的完善。

韩启德副主席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从国家领导人和医学专家的角度,高瞻远瞩的给参会代表上了一堂人文思考课。谈到“健康中国”,他指出,这不仅是医患的问题,也不仅是关于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如何发扬人文精神的问题,而是关于医学与社会关系的问题。医学是科学和人文的结合,面临着许多科学技术和社会伦理关系问题,这需要医疗工作者、医学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发展我国的医学事业,不仅要体现科学精神,还要贯注以人为本的思想。医学指南的题中之义除了求真——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求善——谋求为最广大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本次大会围绕健康中国理念探讨医学和人文关系,要做到不流于表面,真正深入地研究医学中存在的人文问题,并争取在某些关键领域提出真知灼见,让医学人文得到更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为医学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韩启德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齐学进副会长主持会议

袁永林会长宣读表彰决定

关键词:表彰

颁发“人文爱心医院”奖牌和证书

颁发“人文爱心科室”奖牌和证书

近年来全行业对医学人文建设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院和科室自觉践行医学人文精神,涌现出很多实施人文管理的医院和科室,为推进医学人文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人文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人文爱心医院,人文爱心科室推荐工作。经各地方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各分会,各专业委员会推荐产生了人文爱心医院,人文爱心科室侯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31所医院评为“人文爱心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等36个科室评为“人文爱心科室”,开幕式上对其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颁发“白求恩式好医生”获奖证书

颁发“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获奖证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在全国卫生和计生系统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决定》,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见贤思齐,争做先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经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多次研究,并报请国家卫生计委有关部门审定,决定自201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推荐宣扬“白求恩式好医生”大型公益活动(以下简称“寻访活动”)。“寻访活动”得到了各省市自治区医疗卫生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严格标准,确定了“白求恩式好医生”候选人应当是医疗一线医务人员,并具备“四像”条件,即像白求恩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像白求恩那样对伤病员极端热忱,像白求恩那样对技术精益求精,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此次大会开幕式,白求恩精神研究会袁永林会长宣读了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表彰决定,并为卢世璧等获得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的50位医师,刘靖等284名“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医师代表进行了颁奖。

关键词:报告

樊代明院士作报告

 

张伯礼院士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大会报告阶段为参会代表献上主题为《整合医学与人文》《传统医学与人文精神》的精彩报告,现场专家妙语如珠,代表反响热烈。另外,接下来一天半的分论坛,参会代表还将聆听到多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一定收获颇丰。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大会内容丰富,除了专家的主旨演讲外,还特设了“媒体面对面”座谈会,举行了百年名院论坛、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白求恩精神论坛、医学新青年论坛等8个平行论坛;进行人文对话、经验交流、文艺演出、《让医院走向人文管理》新书首发式;另外,大会还举办了医界绘画、摄影、书法优秀作品展、医学人文优秀论文展、百年名院历史文化图片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对于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引领行业人文生态改善,缓和紧张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将发挥很好的作用。通过此次大会搭建的人文平台,让医学从实验室中走出,面向社会;让医学从医院走出来,面向大众;让医学从医生中走出来,面向患者。达到医生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完整的、完美的医学。

关键词:亮点

“十大人文爱心使者”发布

突破了医学的局限,将医学人文范围扩大到全社会。人文爱心使者中既有声名显赫的演艺届大腕成龙、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作品被誉为医务工作者“心灵鸡汤”的人民日报记者白剑峰,更有医院义工“小丑叔叔”刘进军、累计献血总量5000毫升的“熊猫血”出租司机韩冰。无论是声名显赫还是普通大众,他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散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

《让医院走向人文管理》新书首发式

很多医院将建设人民群众心中最好的人文医院作为办院目标,在弘扬优秀医院文化,提高医师人文素养,改善从医环境,维护医生权益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为总结各地医疗卫生单位在倡导、践行人文管理的过程中创造出的先进理念、做法和经验,使之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了《让医院走向人文管理》一书。本书收录了知名医学人文学者和医院管理者关于医院人文管理的论述,汇集了北京协和医院等30余家医疗卫生单位实施人文管理的做法、体会和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得到关爱的医务人员,才会更好地去关爱患者”的道理。希望本书的出版发行,能引起更多医院管理者对实施人文管理的重视,确立、深化人文管理的理念,在人文管理上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推动全国医院的人文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

人文对话

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袁钟主持,邀请陈香美、姚玉峰、庄仕华等嘉宾就“当今医生从业最主要动因”“当医生就要当好人”“知识是力量,良知是方向”“医生是贵族,但不是土豪”以及对有些人提出的“医疗行为是交易,医患关系是消费者关系”的观点展开对话,思想碰撞,定会迸发出绚烂火花。

经验交流

医院的人文管理,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一种文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21世纪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的主体是医务人员,作为知识型员工,医务人员在精神和情感层面的追求比一般社会群体更为丰富。他们的岗位和工作有严格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但当他们面对患者的时候,更需要一种独立的、创造性的劳动,为不同的患者提供适宜的个性化服务;他们也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感受到更多的和谐和温暖。此次大会,特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长、山东千佛山医院孙洪军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耿庆山党委书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仇杰院长围绕医院人文管理主题介绍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如孙洪军院长介绍,自2016年5月,山东千佛山医院正式提出要建山东最好的人文医院并成为“孔子学堂”挂牌单位。医院从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儒学思想当中寻求滋养,以此来净化医疗行业风气,让医务人员坚定职业信仰;更使年青一代回归传统文化本源,做一名有温度、有思想、有信仰的医务工作者,引导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医生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关心人、关注人、体贴人;从感情上、态度上、实践上解决正确对待病人问题,把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内化成员工的职业道德,自觉服务,蔚成风气。

关键词:论坛

百年名院论坛

主题:凝练百年历史 传承文化精髓

100多年前,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下,一大批西医院相继出现。时光飞逝,如今,这些百年老字号医院,历经传承与创新,浓缩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9月8日下午,由哈尔滨第一医院和《医师报》支持举办的“百年名院论坛”将与大家见面。届时,各位百年医院院长将以“人才”为题,与大家分享“百年树人工程的重要启示”;就“学科”话题,与大家探讨“历史与现代融合下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以“文化”为引,为大家描绘“百年医院历史人文图景”;从“管理”出发,阐述“百年传承的管理法宝”。除此之外,活动现场,特邀嘉宾与百年名院论坛讲者分别将就“百年名院传承、创新与发展”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与百年医院的融化与碰撞”为题展开圆桌讨论,为您剖析医院在百年发展中,有哪些被深深镌刻的印记与辉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又将怎样凝聚前辈心血,开创更加灿烂的明天?

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论坛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优秀的文化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化人心、规范品行方面不可替代。中华文明以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三足鼎力相辅相成,构成了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作为医学从业者“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是人生事业的“精神食粮”。伴随时代进步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日益受到全社会重视,而传统文化无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本次《传统文化.医学人文论坛》正是应时代发展之需,邀国内儒、释、道学界大家讲授传统文化精神蕴涵,引导感悟医学使命,传播正能量,提升医学执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意人生”,感受先贤高尚道德和人格,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养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助力神州大地医学人文的繁荣。

岐黄人文论坛

岐黄人文论坛是本次大会中唯一的以中医药为主题的论坛,也是今年中国医学人文大会首次推出的论坛。论坛主题是“让国医仁爱之心更加闪耀”,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是主题报告,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专家楼宇烈、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分别就“东方文化下的中医”以及“国际化大视野下的中医人文”作报告。随后论坛针对“参究国医之育人”和“品读国医之人文”展开专题访谈。最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师生代表论坛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出《弘扬国医精粹,传承人文精神》的倡议,与会者齐声朗诵,纷纷表示将认真践行人文精神,传承国医精粹,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缓和医疗与人文关怀论坛

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让生命之花全程美丽

缓和医疗(Palliative Care),起源于1960年代,它主要通过预防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尤其是控制疼痛和其他疾病相关的症状,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身体上、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抚慰和支持。可以说缓和医疗是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的范例之一,是体现医学“全人关怀”理念的重要支撑。我国缓和医疗的发展已近30年,经几代前辈不懈努力和广大医务人员默默耕耘,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呼吁,缓和医疗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但仍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为此,在组委会的大力支持下,BMJ中文版编委会于9月8日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组织“缓和医学和人文关怀”分论坛。我们邀请临床肿瘤学、老年病学、心理学等领域医学专家,以及社会工作者、医学人文学者、患者家属、社会团体等各方面推动中国缓和医疗发展的中坚力量,与参会代表共同分享缓和医学发展经验和感受,让“活着有生命质量,离世有生命尊严”的理念深入人心。

正心正举人文与科技论坛

主题:人文科技 智慧大爱

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正心正举公益专项基金是由著名文化学者陈剑峰先生于2013年发起成立,以“正心正举”为核心理念,专注于“人文素养建设”和“思维与行为模式发展”,主张“内观己心,外察世界,启迪多元思维;正心正举,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即通过探寻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和生命的本质特征,提高对自我和外界的认知度,从而提升思想力,修正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达到健康、快乐、幸福的终极目的。

医学新青年论坛

主题:直面道德困境 重塑专业精神

临床医生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系列棘手的伦理、社会和政策法规难题。例如:当患者坚持要做在医生看来没有必要的核磁共振时,医生该不该、会不会给患者开出检查单?设想一名危重病人急需手术抢救,患者家属充分知情但仍拒绝签字,医疗团队该不该立即实施抢救?按理,临床医生可凭借专业知识、技能和判断拒绝患者的不合理的检查要求,把抢救生命放在首位,但协和医学院张新庆教授于2017年8月开展的全国九省份调查结果显示,并非多数医务人员给出了同样的回答。

为此,本次医学新青年分论坛邀请了包括临床医生、人文学者、患者代表在内的跨学科、跨文化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临床医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系统研讨。北京协和医院的青年才俊谭先杰、吴东将分别做主题报告:协和精神铸我魂;北京大学医学部刘奇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的李秉璐教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金话筒主持人苏京平、北京和睦家医院全科医师Andrew Perrett将对临床两难案例做精辟点评!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的两位副主任王景祺和袁钟将分别做开幕报告和分论坛总结。

白求恩精神论坛暨白求恩式好医生座谈会

主题:弘扬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好医生

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是传承弘扬践行白求恩精神的楷模,要在全社会学习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他们具有白求恩那样崇高信仰和职业追求,在践行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方面成为榜样;他们具有白求恩那样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操守,对人民无限热爱,对伤病员极端热忱,廉洁行医,堪称模范;他们具有白求恩那样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勇气,科研成果突出,临床技术过硬;他们具有白求恩那样的极端负责精神,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兢兢业业,成绩突出;他们具有白求恩那样的献身精神,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无私利人的胸怀帮助有困难的患者和群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以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赢得无数患者的口碑,他们纷纷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白求恩式好医生”的赞誉和开展学习白求恩,做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活动的倡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主席“健康中国”思想指引下,在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集合在白求恩的旗帜下,为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叙事医学 让技术更加温暖

叙事医学,最早于2000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学教授、内科医生及文学学者丽塔·卡蓉(Rita Charon)提出并发起。她提倡医者把从医过程中正规病历之外的细枝末节、心理过程乃至家属的感受都记录下来,使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和温情,弥合技术与人性的鸿沟,丰富人类对生死、疾苦的理解和认知,也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松绑”,令医学人文精神回归临床。对于临床工作者而言,医学人文情怀的培育,不仅要有“高大上”的理论、理念的灌输,还要有“接地气”且可行的实践。书写叙事病历、临床叙事,就是一种将人文理念落实于临床实践,不仅让医疗技术更有温度,而且临床工作者可以不断完善自我的有效措施。为此,在9月8日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合作主办“叙事医学——让技术更加温暖”分论坛,邀请我国叙事医学学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郭莉萍教授,我国较早开展叙事医学实践的医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院长、凌锋教授等,分享叙事医学实践经验与收获,并与临床医生进行互动讨论。

大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编委会议暨特约通讯员论坛,会上对中国医学人文大会获奖艺术作品、优秀论文、优秀通讯员进行了颁奖。此次会议为与会代表精心准备了医学与艺术主题晚会暨颁奖典礼更是美奂美伦,绚丽震撼的节目让现场观众喝彩不断。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