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集聚苏州创博会 把脉中国特色小镇建设

发布时间: 2017-04-24 14:28:02 |来源: 中新网 | 作者:王莉莉 |责任编辑: 君君

 

“风口”下的特色小镇,如何装下大梦想?22日,第六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简称“创博会”) 特别设立“中国特色小镇建设高峰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小镇未来的发展方向。

找准产业定位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重大转折的关口,未来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消费和服务的增长。为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也应当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党组成员余斌认为,特色小镇建设首先应找准产业定位和方向。

“我国的城镇化仍然处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未来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从农村向城市转型,将会有大量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余斌表示,从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特色小镇有着广阔的发展情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共同发展才能解决居民在就业、收入、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特色小镇扮演着重要角色。”

联联新产业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包君生同样认为,“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平台,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辐射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包君生还从金融机构角度为大家解读了特色小镇PPP运作模式,“按出资比例组建PPP项目公司(SPV),SPV负责提供小镇的一体化开发运营,待小镇建成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移交政府。”

“特色小镇建设可以通过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标准化金融途径。”包君生表示,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让地方政府实现资产增值的红利收入,以此来平衡地方政府债务,并达到小镇投资收益平衡的同时让社会资本退出。

练就IP炼金术

“特色小镇不仅是新型城镇化的点睛,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破题。”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主任、博士孙云龙认为,特色小镇不仅是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的载体,还是传统文化活化、IP化的重要载体。

“建设特色小镇缺的是如何挖掘传统文化,如何把传统文化用IP炼金术的方式变现。”孙云龙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IP化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现代生活、非遗活化+体验经济、工匠精神+素质教育、老字号+新零售、手工艺+物联网等路径实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IP化的最高目标是不仅有传统文化所形成的独立IP,还可以对于这些IP进行交易,这样就形成了IP生产学,载体就是特色小镇。”孙云龙进一步表示。

“陕西人文强山水弱,不破山水题,可能陕西的旅游就发展不起来。”一开场,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强直言不讳。

“陕西大秦岭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但由于交通问题没解决,这些资源变不成资产、资产变不成资本。”徐强介绍,为破山水题,陕西省目前规划在大秦岭建设一批以山水为主兼顾人文资源的特色小镇,并提出了建设旅游轨道的想法。

“特色小镇是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旅游轨道是串联珍珠的线。”徐强认为,旅游轨道和特色小镇是协同共生的关系,“特色小镇支撑了旅游轨道沿线和全域的产业聚集,实现了旅游轨道从单一交通功能到产业带动功能的转变;轨道交通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客流组织,为特色小镇带来稳定的客流和消费;两者共享彼此的产业聚集和文旅空间,实现协同发展。”

规划设计是关键

一个特色小镇成功与否,前端的规划设计非常关键。在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晓刚看来,特色小镇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首先要研究清楚这个“社会”到底需要哪些要素,小镇才能真正建起来。“就跟一栋房子一样,最根本的是要考虑这个物理空间里边该放哪些内容。”

“没有产业,特色小镇也就不存在了。”姜晓刚认为,产业是所有特色小镇的核心。此外,还要有政策、运营、金融、互联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是基本前提,运营是保障,金融是支撑。”

姜晓刚同时表示,特色小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指导。“特色小镇和一般的房地产项目不一样,房地产建成卖掉就完事了,特色小镇建成后才是刚刚开始,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中铁城市规划院副总规划师李江与大家分享了环太湖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构想。

为何选择环太湖区域做特色小镇?李江认为,环太湖区域有着非常好的景观资源、特色资源、旅游资源,跟周边的大城市也有着紧密联系,“未来在这里面做特色小镇,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发掘自身景观、旅游上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接大城市的功能。”(王莉莉)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