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破“表态”虚功 立“表率”实风

时间:2025-11-1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坚决贯彻落实”“不折不扣执行”,这些掷地有声的表述本应是领导干部在关键节点亮明立场、凝聚共识的“强心针”,是回应群众期盼、推动工作落地的庄严承诺。然而在现实中,部分干部却将口号当工作、把表态当实绩,会议室里大义凛然谈担当,言辞恳切表决心,走出会场却“光说不练”,迟迟不见实际行动,这种“说过即做过”的形式主义歪风,不仅悄然稀释着治理效能,更在无形中消耗着群众的信任。

“表态”与“表率”,一字之差,却折射出截然不同的政绩观。表态是态度的宣示,表率是行动的践行;表态易如反掌,表率却需躬身实干。回溯历史,革命战争年代,“给我上”与“跟我上”的一字之别,清晰划出了官僚主义与担当精神的鸿沟,更生动诠释了“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朴素真理。焦裕禄在兰考治沙,靠的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务实作风;谷文昌在东山植绿,凭的是“不治服风沙决不离开”的坚定坚守;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主战场,用生命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青春承诺。这些榜样从未把“担当”挂在嘴边,却用实际行动丈量责任,用真抓实干兑现初心使命,成为一代代干部践行“表率”的生动标杆。

如今,一些干部沉迷于“表态艺术”,把调门高低当作工作力度,把会议次数等同于落实成效,把文件厚度视作履职成果。究其本质,是政绩观错位、责任意识缺失,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作祟。他们恰恰忘了,群众评判干部的标准从来不是“说了什么”,而是“做成了什么”;政府公信力的构建,从来不是靠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靠一件件实事的累积,靠解决问题的实效。脱离了实干的表态,再响亮也只是空洞的口号;没有行动支撑的决心,再恳切也只是无用的虚言。

破解“表态”取代“表率”的怪圈,既要拧紧思想“总开关”,更要筑牢制度“防火墙”。在思想层面,需持续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正确政绩观,明确“表态是责任的开始,而非结束”的认知,摈弃“重痕迹、轻实效”的错误导向,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在制度层面,要健全完善监督考核与激励问责机制,让“实干者得重用,空谈者受惩戒”成为鲜明导向。一方面,要旗帜鲜明褒奖“表率者”,加大对以身作则、真抓实干典型的宣传力度,让实干精神蔚然成风,引导更多干部从“会说”向“会干”转变;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对“只喊口号不落实”“重表态轻行动”的形式主义行为严肃问责,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让“表态者”无处遁形、无利可图。

当前,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需要领导干部发扬实干精神,拿出务实举措。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更需带头转变工作作风,争当“行动派”“实干家”,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落实到位”的行动力,以“行”代“言”,以“干”践“诺”。唯有以实干代替空谈,以表率兑现表态,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辜叙林、勐海县纪委监委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