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墨玉县北部防沙治沙水源工程(一期)全速推进 生态民生双向赋能

时间:2025-11-1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墨玉县北部防沙治沙水源工程(一期)的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渣土运输车来回穿梭,挖掘机长臂起落,机械作业的轰鸣与工人们的干劲十足的吆喝声相互交织,共同谱写着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的奋进乐章。

聚焦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双重目标,该工程总投资41711.27万元,以“输水、储水、保灌”为核心导向,构建科学高效的供水体系。项目将对原有电站引水渠实施改建升级,新建10.59公里引水渠,打通水源输送“主动脉”,彻底解决老旧渠道渗漏、输水效率低下的痛点;同步建设容积984万立方米的沉沙调节池,既能过滤泥沙、优化水质,又能灵活调蓄水量,从容应对枯水期与灌溉高峰期的用水缺口;配套建设闸门、渡槽、分水闸等相关建筑物,实现水流向荒漠治理区与农田灌溉区的精准分配,最终形成“引—沉—输—灌”一体化供水网络。

“项目的推进不仅能破解区域生态难题,更能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项目负责人吴亚博说。目前,工程沉沙池、新建电站引水渠、哈拉普干渠、齐可勒克支渠等关键节点均已同步开工建设。为确保施工进度,现场投入100余台挖机、渣土车、装载机、洒水车等机械设备,250余名工人实行分班次作业。

“项目预计2027年6月完工投用,下一步我们将集中力量推进沉沙调节池主体结构建设,确保各项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吴亚博补充道。

工程建设不仅为墨玉县生态修复注入强劲动力,更让周边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自项目开工以来,已累计为150余名周边村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

墨玉县萨依巴格乡苏盖提博斯坦村村民艾力•巴克尔便是受益者之一,他说:“从项目开工我就来这儿上班了,每月能拿到5000元工资,我家到施工现场只要15分钟路程,挣钱顾家两不耽误,特别方便。”

作为墨玉县破解荒漠生态困境、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从喀河渠首引水,通过引水工程、沉沙调节池及输水管道系统,为北部10.62万亩防沙治沙林网建设提供地表水灌溉水源,成为守护沙漠边缘生态安全、滋养群众生计的“输水动脉”。这既是墨玉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以重大工程推动“生态美”与“百姓富”协同发展的具体行动,将让昔日风沙之地逐步蜕变为生态宜居、百姓富足的幸福家园。(日孜完古丽•买吐地)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