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援建功能室拓展育人新天地
冬日校园,暖阳正好。走进莎车县第七中学,琅琅书声从崭新的广播站传出,书法教室里墨香弥漫,戏曲室里传来韵味十足的唱腔……一批由上海援疆资金支持建设的特色功能室,正为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在上海援疆莎车分指的大力支持下,莎车县第七中学实现了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学校在完善标准化普通话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书法室、戏曲室、扎染工坊等特色教学空间。其中,书法教学充分借鉴上海先进经验,将传统书法艺术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2024年,该校师生书法作品在莎车县教育局展厅展出,成为沪喀两地文化交流的鲜活缩影。

八年级学生阿布都热依木江•吐尔洪说:“专业的书法教室让学习条件大为改善,在援疆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书法水平明显提高,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作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新建的校园广播站已成为学生展示风采的“声动窗口”。每日播出的学生自编节目内容丰富,涵盖诗歌朗诵、家乡文化、红色经典等,让标准的普通话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这些功能室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现在课余时间,总能看到学生们自发地在各功能室开展活动,学习主动性和专注度都得到了提升。”教师董丽婷说。
据了解,目前学校依托援建功能室开展的“特色课程”,每周参与学生500余人。
莎车县第七中学副校长西热尼阿依•投合提说:“学校将继续用好援建资源,进一步扩大课程覆盖面,深化与上海学校的交流合作,开展更多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学生心灵,让援疆成果惠及每一个孩子。”(白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