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塔城到黄浦江:一场“西引东联”的双向奔赴
浦江潮涌聚合力,沪塔携手启新程。11月4日,塔城地区在上海举办系列招商推介座谈会,该地区商务局、发改委、工信局、文旅局、财政局,围绕外贸合作、能源产业、纺织服装、文化旅游、产业基金五大核心领域精准发力,向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企业家全面展现塔城的资源禀赋、政策红利与发展潜力,搭建起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坚实桥梁,推动沪塔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
此次系列座谈会是塔城地区承接北京“金融支持新疆边疆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果、深化“沪塔携手兴丝路、共绘合作新蓝图”共识的关键举措,更是立足“5+2”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对接长三角经济圈、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实践。塔城地区相关部门带着满满的诚意与优质的项目,与400余名行业重点企业、商协会代表面对面交流。
在外贸进出口座谈会上,塔城地区商务局三级调研员艾赛提•依曼哈孜重点介绍了塔城的区位与通道优势。作为西北首个国家级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塔城拥有260多年通商史的巴克图口岸,年进出口货运量能力达300万吨。同时,塔城创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复市以来进口贸易额超15亿元,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在能源产业座谈会上,塔城地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冬富详细介绍塔城能源禀赋。塔城坐拥新疆著名的两大风区,风电平均发电有效小时数达2842小时,光伏达1464小时,可谓是“风光”无限。当前,塔城正加快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地、氢能产业园和智算产业园,推动煤炭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十五五”期间将更精准布局多个特色产业园区,打造综合能源基地的蓝图清晰可见。
在纺织服装产业座谈会上,塔城地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珏以棉花资源和产业链为切入点,介绍塔城作为新疆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达375万亩,年产棉花64万吨以上,已形成以乌苏、沙湾为核心的纺织产业集聚区,产业链条完备。此外,塔城推出全方位补贴政策,48万平方米现成厂房实现企业“落地即开工”,为投资者降低成本、缩短周期。
在文化旅游产业座谈会上,塔城地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秀花以“油画塔城草原圣地”为主题,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塔城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从1亿亩辽阔草原、乌沙安集海大峡谷等自然景观,到29个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从沙湾大盘鸡、乌苏啤酒等特色美食,到《小白杨》创作地、《江格尔》发源地等文化符号,彰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潜力。目前,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已进入实质施工阶段,诚邀企业家共拓文旅市场。
在产业基金座谈交流会上,塔城地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文富介绍100亿元规模的塔城高质量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认缴10亿元,采用母子基金架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聚焦矿产资源提质增效、新能源跃升等领域。“塔城的资源优势与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极具吸引力,我们希望能尽快组织团队赴塔考察,寻求深度合作。”晨哨集团合伙人朱琦臣表示。
秋染沪上添暖意,潮涌浦江话合作。各个会场内,企业家们踊跃发言、畅所欲言,话语铿锵,谋划清晰,信心满怀。
“项目手续办理流程便捷吗?”
“口岸通关效率能否满足企业常态化运营需求?”
“政府会提供哪些针对性扶持政策?”
……
面对企业家们的关切提问,塔城相关部门负责人逐一细致解答,现场互动氛围愈发浓厚。
“以最大诚意强化政策支持,以最实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以最强决心维护金融环境。”在座谈会上,塔城向所有投资者作出了郑重承诺。
大道如砥,征途如虹。如何共同把这条通往繁荣之路铺展得更宽、延伸得更远,双方分享智慧、凝聚共识,探寻合作中的“最大公约数”。
“在上海举办此次座谈会,充分证明了塔城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优势的信心和决心。”上海隆维模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说,相信未来双方一定能够做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一次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一场共促合作的招商推介座谈会……让我们携手描绘塔城招商引资高歌前行的发展图景,共同演绎塔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华章。(张培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