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智慧彰显“云南印记”2025贵金属论坛在沪开幕
10月30日,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新材料与产业金融创新发展专题活动暨2025年贵金属论坛在上海开幕,论坛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围绕贵金属行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大市场”的产学研协作,以及构建贵金属新材料领域“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话题,共商合作、共话发展、共谋未来。

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德炳介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今年前三季度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产业韧性持续增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数据显示,1—9月规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达6125万吨,同比增长3.0%;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0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4%。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万亿元,利润总额3451.5亿元。他强调,贵金属作为有色金属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兴和未来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推进,贵金属的战略地位将愈发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腾冲科学家论坛主席顾秉林表示,本次活动聚焦贵金属领域的前沿技术、行业趋势、市场动态,推动更多技术成果从论文走向产品,更多项目落地转化,为全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金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强多层次解读全球贵金属行业发展现状,并介绍了贵金属集团近年来的发展成绩及研发、产业布局,倡议业界同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把“关键技术”清单转化为“科研榜单”,把“实验室亮点”转化为“产业卖点”。
来自中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大华银行、华中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及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的专家围绕贵金属行业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市场动态、行业趋势等话题作报告。
论坛还深入分析了云南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优势,邀请广大专家、企业家、投资人通过本次活动,围绕新材料产业、科技、金融发展深入交流,共同勾勒新材料与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共同谱写产业升级与资本赋能的“协奏曲”。
2025年云南新材料产业“双招双引”对接会同步举办,充分介绍云南新材料领域资源优势、科技政策与产业规划,吸引优质企业、人才落地合作,推动政府、企业、高校、项目之间联动合作,促进论坛资源成果转化,引进有关人才、团队、院校、企业落地云南。一批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项目在论坛现场签约。来自贵金属集团及江苏、上海、云南等多家企业、院所、高校代表同步落笔,共同开启涉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技术转化枢纽的交流与创新平台共建、新材料智能制造前沿领域技术研发及应用、高端材料与绿色核心技术联合研发等多个领域近二十项战略合作。
论坛发布了2025年《贵金属蓝皮书》,围绕贵金属与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概述贵金属供给与需求、贵金属新材料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贵金属新材料技术进展、国内外贵金属企业情况等内容,为贵金属行业提供最新、最全信息,为同行及技术、经济、金融、管理等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推动贵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论坛还设有“贵金属新技术与应用”“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与价值管理”“贵金属+AI新技术新应用”3个分论坛。
云南是中国贵金属新材料产业中重要高地,拥有全国领先的有色稀贵金属资源,产业基础优势明显,拥有稀贵金属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7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稀贵金属产业体系。
“贵金属论坛”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贵金属学术委员会在贵金属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精心打造的贵金属高端行业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今年的论坛首次从新材料的“资源基地”云南来到“创新策源地”上海,这也是腾冲科学家论坛举办3年以来,首次以专题活动形式走出云南开展的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活动,是论坛拓展产业朋友圈,开启跨区域联动、开放式发展的崭新篇章,具有标志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