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舒昌琦:“齐”字当头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5-10-3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盐井镇水田村的青山绿水间,提起舒昌琦一家,乡亲们总会露出赞许的目光。舒昌琦是盐井镇水田村茶园片区的普通党员,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开始以来,他立足实际,带领全家全力以赴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不管是政策宣传、产业发展,还是和谐家风引导、文明乡风构建,他都冲锋在前,用平凡而温馨的点滴,诠释着新时代农村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而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齐”字展开。

心齐,做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舒昌琦常对家人说:“咱们家是党员之家,心里要亮堂,步子得跟紧。”这句话不仅挂在嘴边,更深深烙印在这个家庭的日常行动中。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舒昌琦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村里鼓励群众发展“竹、鸡、牛”三大富民产业,许多农户因为缺乏经验和技术,都在观望犹豫,舒昌琦在参加完村党支部的动员会后,第一个站出来,在家庭会议上把政策掰开揉碎讲给家人听:“咱家带头,乡亲们才敢跟上。”妻子谭加彩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却有着特有的智慧和远见。深知丈夫看得远,在听完丈夫的分析后点头支持:“听你的,也听党的,准没错,咱们可以先从养鸡起步,积累经验后再发展竹产业”。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舒昌琦建起了村里第一个标准化鸡舍,引进1000只鸡苗进行试点养殖,白天他在鸡舍忙碌,晚上他钻研养殖技术,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掌握了全套乌鸡养殖技术,用半年时间就实现出栏乌鸡1000羽,净利润达1.5万元。在舒昌琦的示范带动下,水田村已发展乌鸡养殖户30户,全村存栏乌鸡10000羽以上,其中七彩山鸡1100羽,预计可为村民带来直接收益约50万元。

志齐,做政策宣传的“明白人”

舒昌琦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周一次“家庭学习会”。

大女儿舒友梦在大学里积极入党,每次放假回来,都会带来新思想、新知识,给全家分享城市的变化和前沿的科技,舒昌琦则认真记在支部下发的《云岭先锋》杂志空白处。他常说:“党员不学习,就像庄稼不浇水,要掉队哩,咱们农村党员更要与时俱进”。舒昌琦这股好学上进的劲儿,深深影响着小儿子舒友鹏,他在学校的成绩成绩名列前茅。妻子谭加彩也没闲着,报名参加了镇里组织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琢磨着掌握新技能,为家庭增收开拓新路。一家人你追我赶,充满了比学赶超、共同进步的积极氛围。

在舒昌琦的引导下,片区党支部24名在家党员也带头加入学习队伍,213户村民思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浓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决心大大增强。

气齐,做乡风文明的“守护者”

“远亲不如近邻,和气就是财气”。这是舒昌琦妻子谭加彩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们家住村头,大门白天几乎从不落锁,左邻右舍来串门、歇脚是常事。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端一碗过来;谁家有事急需用钱,舒昌琦家总是力所能及地帮一把。这种和睦的邻里关系,正是水田村和睦民风的真实写照。

在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方面,舒昌琦一家更是走在前列。他们带头践行村规民约,红白喜事简办,拒绝铺张浪费。在舒昌琦一家的影响下,水田村逐渐形成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尚。大操大办的现象基本杜绝,村民们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发展产业、改善生活上。在村民小组里,舒昌琦一家是和谐社风的积极构建者。每月村民小组议事会,舒昌琦总是最早到会场,积极为村组发展建言献策。他家的庭院成了村民小组的“议事厅”,邻里纠纷在这里调解,发展思路在这里碰撞。在舒昌琦的带动下,水田村黎坪社形成了“有事共商、有难共帮”的良好社风。

如今的水田村,在舒昌琦这样的党员家庭带动下,处处洋溢着文明新风。村民们发展产业的劲头足,邻里关系更加和睦,村容村貌更加整洁。这个党员之家,如同一个散发着温润光芒的灯塔,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幸福航程,也为水田村的朴素家风、和睦民风、和谐社风、文明乡风构筑贡献着一份坚实而温暖的力量。(李素)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