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张图”画好基层“八小时外”的为民答卷
对于每一位扎根于基层的公职人员而言,“八小时外”的生活,不是工作的简单延续,而是一张需要用心绘制的“个人地图”。这张地图的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到公职人员能否在服务群众的“长征路”上行稳致远。如何绘制?关键在于绘好“三张图”——清晰的“家庭亲情图”、干净的“朋友圈生态图”、温暖的“村情民意图”。
绘好“家庭亲情图”:以规矩立界,护家风清白。绘制基层这张图,公职人员手中的“笔”必须是规矩与政策,要像绘制工程图纸一样,线条清晰,毫不含糊。耐心解释、公开流程,用“按规矩办”代替“看面子办”,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为家庭长远发展筑起最坚固的“防洪堤”。一个清白的家风,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比任何一次“通融”都更有价值。
绘好“朋友圈生态图”:以真诚择友,守圈子清朗。要主动“种树”,多与那些扎根基层、热爱乡土的同事、技术员、创业者交朋友,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互助中提升业务能力。要定期“除草”,对那些热衷于打听小道消息、拉关系、套近乎的交往,保持高度警惕,主动疏离。更要拒绝“污染”,坚决不把工作关系异化为利益交换。这张图,不需要浓墨重彩,但求山清水秀。一个干净、清爽、积极向上的朋友圈,就像格咱的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更能为公职人员抵御歪风邪气提供充足的“氧气”。
绘好“村情民意图”:以脚步问需,映民心冷暖。基层干部“八小时外”最生动的社交,就是走进群众,亲手绘制一幅动态的“村情民意图”。放下文件,穿上运动鞋,去央宗姐姐家看看她新买的牦牛长得如何;到矿山企业里,去扎西哥哥家看看他培养的赤松茸。这张图,不是靠听汇报画出来的,而是用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用耳朵一句句“听”出来的,用心一点点“悟”出来的。当哪家有困难,哪里有矛盾,村民盼什么、愁什么,都清晰地标注在“地图”上时,公职人员的工作就有了最精准的“导航”。这不仅是最好的社交,更是公职人员践行初心使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三张图”绘就的是个人品行,更是公仆形象。在格咱这片纯净而又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公职人员既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民意的收集员,更是新风气的引领者。守好家庭边界、净化社交生态、走进群众心里,公职人员就能在“八小时外”的广阔天地里,走出一条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群众路”,让青春在雪域高原上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经凤琴、香格里拉市格咱乡人民政府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