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进福:从“绿衣信使”到“果树良医”
在木垒县博斯坦乡的果园里,退休邮递员马进福正手把手教村民嫁接果树。脱下穿了35年的邮政制服,换上沾满泥土的劳保服,这位老党员成了乡亲们交口称赞的“果树改良师”。

马进福正在帮助村民哈扎艾家嫁接果树。达吾尔江 摄
退休后,马进福翻出珍藏多年的《果树品种改良技术手册》,这本泛黄的手册页边记满心得,画满了嫁接示意图。为了掌握技术,他多次前往县农业农村局向专家请教,还把家里的5棵老果树当成“试验田”,反复练习嫁接手法。半年后,老苹果树结出脆甜的红富士,老梨树挂满早酥梨,左邻右舍纷纷上门取经。
博斯坦乡三个泉子村村民曼牙孜·沙他尔家的2亩老杏树结果又小又涩,正准备砍树改种玉米。马进福实地查看后说:“别急,这些树还能焕发新生!”随后的半个月,他每天清晨来到果园,手把手教曼牙孜嫁接技术。他耐心讲解:“形成层对齐就像伤口愈合,必须精准;薄膜缠绕要恰到好处,既要透气又不能进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次年秋天,改良后的杏树结出饱满的吊干杏,晒干后每公斤卖到20多元。“2亩杏树收入1.2万元,比种玉米强多了!”曼牙孜激动地说。
曼牙孜的成功让马进福的果树改良技术成了“香饽饽”。为惠及更多群众,他在田间地头办起“果园课堂”,以果树为教材,嫁接刀作教具,先示范后实操,直到每个学员都掌握要领。
“马师傅的课特别实用!”村民吾甫尔家的3亩苹果树经过改良,亩产从不足2000公斤提升到3500公斤,还比普通苹果早上市20天,每公斤多卖1元。

博斯坦乡果园里成功嫁接好的果树结出来的苹果。达吾尔江 摄
近年来,马进福累计帮助村民改良果树3000余棵,涵盖6个品种,带动百余户村民增收。他还整理出《果树改良适配清单》,推荐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如今走进博斯坦乡,昔日的低产园变成了丰收园,春日花香四溢,秋时硕果盈枝。马进福用他的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续写着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王子扬、番斯亚、边玥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