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墨江:一库清水解民忧
当清晨笼罩水库上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村民们早已踏着朝露,开启水库闸门,让汩汩清流沿着修复的蜿蜒渠道奔向广袤的田野……
京平水库,这座矗立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新抚镇群山间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正以其润物无声的力量,滋养着沃土,凝聚着民心,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

(京平水库大坝俯瞰。墨江县融媒体中心/图)
据了解,京平水库于2013年10月开工,2017年1月主体工程完工,同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静态总投资12929.13万元,其中烟草行业援建资金10548.78万元,地方自筹资金2380.35万元。水库建成后,彻底改写了“人在山上,水在山下”的困境,丰富的水资源也彻底终结“人拉马驮”的农耕史,节约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投入,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墨江县新抚镇镇长刁进伟介绍道:“京平水库年总供水量327.7万立方米,其中乡村人畜供水19.6万立方米、农业灌溉供水308.2万立方米。京平水库的建成,解决了京平村、平掌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提升了新抚镇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为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引水管网一角。墨江县融媒体中心/图)
“小时候种地,挑水要走两里山路,10亩烟田,5个人忙活半个月才能浇完。”京平村党总支书记李万西回忆往昔,满是感慨。

(李万西带领村民清理沟渠。墨江县融媒体中心/图)
与此同时,京平水库让灌溉区内的村子不止于“解渴”,更在“兴产”上做文章。
如今,水通了,土地活了,外出务工的村民王志宏2022年回了村。“以前地里没水,种啥赔啥;现在渠水直接到地头,种啥都有底气。”2025年,他种了14亩烤烟、6亩水晶豌豆,还在20亩核桃林里套种了早玉米,“光烤烟就卖了6万多,豌豆和玉米又是2万多,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缺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勤劳的村民也开始琢磨起多元种植的可行性。
2024年,京平村仅连片种植油菜1200亩、早豌豆1500亩,烟后作物种类从3种扩展到8种以上。“以前单一种烟,现在‘烤烟+豌豆+其他’轮作,一亩地年收入能增3000元。”李万西说。
8年来,在京平水库投入运行的滋养下,曾经干旱贫瘠的土地焕然一新,摇身变为肥沃良田。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京平、平掌村等区域抵御干旱风险的能力,还显著提升了土地产出率与收益率,为粮食安全生产和经济作物增收筑牢了坚实基础。
站在水库坝顶俯瞰,层叠的茶园、金黄的油菜田与忙碌的村民交织成画卷。李万西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要让京平村的茶香飘出大山,让每一滴水都滴出金子!”
如今,走进水库灌溉区,目之所及皆是绿色乡村、美丽乡村的崭新风貌,一幅产业兴旺、生态秀美的田园画卷正缓缓在眼中展开。
从“望水兴叹”到“水润百业”,京平水库不仅浇灌出万亩良田,更流淌出乡村振兴的活力。在墨江县新抚镇的群山之间,这汪清水正续写着“一水活而百业兴”的新篇章,让幸福的种子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杨恩新、郑凯文、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