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好家庭“圆” 涵养风气“廉”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则社稷安。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重视并抓好家风建设,把牢纪律“圆规”,以立德正心为“圆心”,清正廉洁为“半径”,严管厚爱为“圆弧”,绘好家庭“圆”,涵养风气“廉”。
以“立德正心”为圆心,固牢家风“根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历来将“德”作为立家之本,从《颜氏家训》“德艺周厚”的谆谆教诲,到《朱子家训》“勤俭持家”的日常规训,无不彰显品德修养对家风传承的基石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立德”为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家庭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日常,培育“爱国爱家、相亲相爱”的家庭美德。要以身作则当好“道德标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做到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勤勤恳恳治家,以自身清、品德正引导子女明辨是非、涵养心性,让“德润万家”的种子在言传身教中生根发芽,筑牢家风传承的“精神根系”。
以“清正廉洁”为半径,明确家庭“界限”。“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划定家庭行为边界的“标尺”。周恩来定下“十条家规”,要求亲属“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焦裕禄严明界限,告诫子女“不占公家一点便宜”。老一辈革命家们以规矩定家风、治家严,用实际行动为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廉洁”为半径,划定家庭行为“边界线”。要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在日常小事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杜绝“裙带关系”“权力寻租”。要常吹“清风”,常念“廉经”,为亲属子女定下“铁规矩”“硬杠杠”,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管好“家门”、守好“后院”,将“清风两袖朝天去”的操守内化为家庭共识,让“廉洁半径”成为守护家庭幸福的“安全屏障”。
以“严管厚爱”为圆弧,绘就家和“团圆”。“爱之深,责之切”,严管厚爱体现家风建设的“尺度与温度”。从“孟母断机杼”的教子佳话到邓小平告诫子女“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的殷切期盼,无不彰显了“严是爱、松是害”的育人智慧。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广大党员干部当把握“严”与“爱”的平衡点,以“严管”立规矩,制定明确家规家训,对子女“看紧一点、教勤一点”,引导家人“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要以“厚爱”暖人心,在思想上引导价值追求,在学业、工作上倡导自食其力,在生活中传递情感关怀,营造和睦共进的良好家庭氛围,共同绘就“家和万事兴”的团圆图景。(黄蓉、玉溪市元江县甘庄街道纪工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