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育:以“六个新”绘就“十四五”跨越式发展图景
10月22日,在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场上,云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杨红琼指出,“十四五”期间,云南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战略位置,通过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印发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等举措,推动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变化集中体现为“六个新”。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实现“新变化”。全省打造的张桂梅思政大讲堂获评全国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库;实施中小学生“壮苗行动”,保障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高校实行党委书记签发学生体质健康等级证书制度;“守望云心”心理服务平台持续发力,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侵害专项行动已连续开展4年,全方位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教育公共服务质量迎来“新提高”。学前教育建立“编外校长”制度,4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6万余个,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50.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28%,5个县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5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92个人口20万以上的县均有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中职教育兜底招生新增3.8万人,为青少年成长拓宽路径。
教育改革与保障水平获得“新提升”。云南印发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及18条综合改革措施,本科专业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占比从61.19%降至8.16%,首次实现2178个高职专业全覆盖评价;2025年新高考首考平稳落地,新增3所本科高校、10所职业院校,实现高等教育16个州(市)全覆盖;教育经费投入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17%。
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新设置本科专业近80%为理工农医类急需专业,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中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占比达53%;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建成招生,中本、高本贯通培养项目招生从2000人增至3480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和困难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4年稳中有升。
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收获“新成效”。开展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实现高中校长出省跟岗培训全覆盖;建立教师培训小学期制度,累计培训206万人次,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招募3571名退休教师返岗;创新教师“省管校用”制度,统筹1000名专项编制帮扶乡村振兴,体育美育浸润行动选派6000多名师生到45个县支教。
教育辐射中心建设迈出“新进展”。中外合作办学实现突破,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获批;成立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在境外建16个培训基地、培训6万余人次,推广“中文+职业技能”模式;建设15个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开齐南亚东南亚15种官方语言本科专业,建成50所示范性“国门学校”。
展望未来,杨红琼表示,云南将持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朝着教育强省目标迈进,让教育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张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