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科普云南号”雨林主题列车开启城市生态科普之旅

时间:2025-10-2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第九期“科普云南号”主题列车在昆明地铁1、2号线正式发车。本期列车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打造,以“探秘植物王国,守护热带雨林”为主题,将热带雨林的多样生态与民族智慧“搬”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市民带来一场穿行于城市脉络之间的沉浸式生态科普体验。

云南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其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更是“天然基因库”的典型代表。这里不仅繁育着14000多种活植物及5000多种野生动物,也承载着傣族、哈尼族等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从高耸入云的望天树,到珍稀的亚洲象;从独特的板根与绞杀现象,到“砍不死”的铁刀木可持续利用传统,雨林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文化与科学的宝库。面对日益紧迫的生态保护需求,普及雨林知识、引导公众参与保护,已成为当前科普工作的重要使命。

据介绍,本趟主题列车通过场景化设计,系统呈现热带雨林的核心知识体系。从郁金苞片“比花更像花”的生存策略,到“世界最大种子”海椰子的生命传奇;从兰花螳螂的拟态伪装,到黑蹼树蛙的“滑翔”技能,再到曾牵动全国的亚洲象北迁事件——列车以图文与视觉相结合的方式,生动讲述雨林中动植物的生存智慧与生态故事。

列车内容还融入了多项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如山姜花柱的反向运动避免自交机制、多花脆兰借助雨水完成传粉的独特方式,以及登上国际期刊的蜜蜂“舞蹈教学”行为和大蚁蛛“哺乳行为”等研究。同时,展览也聚焦雨林保护实践,既呈现傣族竹楼、哈尼族风水林所蕴含的民族生态智慧,也介绍了“社区鸟塘”推动保护与发展共赢、植物园迁地保护1792种受威胁植物等现代实践案例,全方位诠释热带雨林在生态、科研与文化等多维度的珍贵价值。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