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双柏县独田乡:“严监督”撑起群众“致富伞”

时间:2025-10-2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叮!”看着手机上收到的野生菌货款到账短信,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独田乡大水田村民杨正军脸上笑开了花:“我今天卖了3000多元,这几天平均下来每天靠捡菌子挣了1000多元!这‘山珍’真成了咱致富的‘黄金’哩!”在独田乡野生菌收购点,像杨正军这样采菌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

独田乡森林覆盖率达91.8%,立体气候明显。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松茸、鸡枞、牛肝菌等200多种野生食用菌资源,年交易量达2600余吨,交易额突破1.25亿元。为守护好这座天然宝库,让“绿水青山”转化为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实现生态保护与富民增收双赢,独田乡纪委将护航野生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列为政治监督重点,以“严监督”撑起群众“致富伞”。

近年来,独田乡纪委将森林资源保护、封山育菌等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监督重点,深入田间地头、山林深处,督促林业、农业等职能部门扛牢主体责任。通过明察暗访、跟进监督,确保每一项保护措施不打折扣,以纪律刚性守护好富民产业的绿色根基。正是有了这道监督防线,森林资源持续发展,珍贵菌种得以休养生息,有效地保障了独田辖区内野生菌的品质和产量。

“独田乡环境适合野生菌的生长,这里的野生菌种类不仅多,品质也非常好。”收购商王银生说,“这些野生菌运往昆明或者省外,销路好得很,根本不愁卖。”王银生口中“不愁卖”的野生菌,正是乡纪委监督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证明。

不止于野生资源保护,监督的“探头”更延伸至蓬勃发展的产业链条核心。针对独田乡创新探索的“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独田乡纪委围绕赤松茸等人工种植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合作社规范运营、与农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严防项目资金“跑冒滴漏”、严查合作社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优亲厚友、截留挪用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大水田村党总支书记谭家发对此深有体会:“我们村林下资源丰富,引进了赤松茸种植,因为是野生菌上市的空档期,比较受市场欢迎。同时纪委的严格监督确保了项目公平公正运行,也让老百姓对合作社更有信心。”在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下,大水田村赤松茸试种成功(1亩产量近两吨,收益3万余元),示范效应显著,周边的群众看见可观的收益之后,纷纷想参加种植,预计2026年全村共种植百余亩。成功构建“冬春人工菌,夏秋野生菌”全年鲜菌供应模式,产业韧性与附加值显著提升。

在乡纪委持续监督护航下,独田乡野生菌产业发展根基稳固、活力迸发,珍贵菌种得以休养生息,野生菌品质和产量稳步提升,“封山育菌”“科学采集”成为村民自觉。2025年预计野生菌及其相关产业年产值将继续突破1000万元,将带动1200余名群众稳定增收,户均受益5000元以上。如今,小小菌菇承载着富民强村的梦想,在监督利剑的保驾护航下,漫山菌香真正转化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马晓军、独田乡人民政府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