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锁”住绿色营养 “喂”出乡村振兴畜牧新动能
深秋时节,于田县兰干乡托格拉克村的青贮作业现场呈现出一派火热景象:满载新鲜牧草的车辆往来穿梭,粉碎机发出阵阵轰鸣,将青绿秸秆绞碎成细碎的料状;村民们围在青贮窖边,手持工具,认真地将色泽鲜亮的碎料均匀摊铺、反复平整。机械与人力协同配合,共同将眼前的“绿色生机”,稳稳地“锁”成牲畜越冬的“营养宝库”。
青贮技术,正是托格拉克村激活畜牧产业的“金钥匙”。村“两委”提前邀请技术人员驻点指导,从优质玉米、苜蓿等原料的筛选,到把控厌氧发酵的关键参数,再到紧盯粉碎粒度、压实密度等细节——技术人员俯身仔细查看饲料粉碎的成色,手把手地教村民掌握操作要点,让“最大化留存粗蛋白、提升适口性、减少牲畜疾病”的科学理念,随着每一道工序深深扎根在村民心中。
“你看这青贮料多好,青绿又有韧劲,比干草强太多啦!”一位村民捧着刚粉碎好的饲料,脸上洋溢着笑意,话语里满是期待:“往年冬天喂干草,牛羊掉膘快,出栏时少卖不少钱;今年有了这‘鲜草料’,牛羊冬天也能长壮膘,收入最少能多三成!”小小的青贮窖,不仅破解了冬季饲料短缺的老难题,更让养殖效益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村民们的干劲如同窖里的青贮料一般,堆得满满当当。
从田间的牧草收割,到窖中的绿色封存,托格拉克村以青贮这一小切口推动畜牧产业实现大升级。这不仅实现了从“靠天养畜”到“科学养殖”的转变,更让每一片牧草都变成了增收的“金疙瘩”,为乡村振兴持续“喂”出强劲动能,让产业增效、百姓增收的和美画卷,在田间地头徐徐铺展。(肖榆、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