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木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揭牌 援疆合作再结硕果
近日,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在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揭牌。
厦门大学党委委员、社会与人类学院党委书记洪海松(右)与木垒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指挥长高国亮(左)共同为基地揭牌。赵阳摄
活动现场,厦门大学党委委员、社会与人类学院党委书记洪海松,与木垒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指挥长高国亮一同为基地揭牌。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将聚焦民族地区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持续开展田野调查、政策评估和人才培训,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实践依据和智慧助力。木垒县将依托厦门大学学科优势,在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文化润疆等领域推进合作项目,加快形成校地共建、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晋说:“我们这个基地,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社会工作、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专业知识,把学生带到木垒当地,扎实做好文化润疆工作,依托厦门大学,扎实做好福建与新疆的对口援助工作,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更好地发出厦大声音。”
据了解,按照共建方案,厦门大学每年将选派师生驻点开展调研实践,时间不少于3个月。师生们将重点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牧区社会治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课题,形成数据库和案例库,并与木垒县联合发布研究成果,共同培养民族工作和社会治理应用型人才。(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