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新疆昌吉州:沃土新苗竞芳菲

时间:2025-10-1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以来,昌吉州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土坯房教室”到“智慧校园”,从“入学难”到“上好学”,从“单一教学”到“五育并举”,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力量发展等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构建起覆盖全学段、优质均衡的教育体系。让教育惠民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家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民生答卷

“我上小学时,学校条件十分简陋,黑板是用水泥制作的,教室里还需生炉子来取暖。如今的学校,不仅配备了塑胶操场、多媒体教室,还设有VR科普教室,他们真是太幸福了。”木垒县中学学生家长陈晓梅谈起今天的教学条件,脸上满是欣慰。这一幕,是教育基础设施巨变的生动缩影。

回溯20世纪80年代,昌吉州多数学校还是土木结构的平房,教学设备仅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育经费短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为破解硬件落后难题,昌吉州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近三年新建28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优质学位2.3万个,培育优质学校49所,50个教育集团覆盖139所中小学,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延伸,以强带弱促进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就近入学、阳光招生等政策全面落实,让好教育就在家门口。

2024年,昌吉州第一中学新校区建成投用,总投资近7亿元,占地面积145.82亩,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2025年9月,阜康市晋和小学迎来首批师生,这所依托山西援疆资金建设的现代化学校,为当地孩子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全州98所学校实施校园环境改造、2722间教室安装护眼灯、300所学校食堂升级改造——教室窗明几净,教学楼清新美观,食堂明厨亮灶,学习环境越来越好;244辆专用校车覆盖农村学校,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更安全。

从“单一育人”到“五育融合”的质量跨越

“通过VR设备学习火灾逃生,就像在火灾现场一样,不仅记住了逃生步骤,还学会了保护自己。”木垒县中学学生在VR科普教室里,兴奋地说。这堂生动的实践课,是昌吉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活课堂”的一个缩影。

随着时代发展,昌吉州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率先在全疆推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拓展“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把思政课搬到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特变电工总部基地、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小麦博物馆、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等32个“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发163节“场馆里的思政课”,打造29条疆内外研学路线,让思政课既有“高度”更有“温度”。

在素质教育领域,昌吉州践行“健康第一”理念,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昌吉市第十小学开设足球特色课程,女足队连续四年获自治区校园足球联赛(北疆片区)冠军,累计为新疆女足输送7名球员。木垒县劳动实践教学案例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班班有社团、校校有特色”成为校园最美风景,截至目前,昌吉州已创建全国特色学校144所。

昌吉州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一等奖获得者昌吉州实验小学赵耀、新疆青少年花样滑冰冠军昌吉州第一中学张紫诚、非遗剪纸女孩昌吉市第五小学孙雨轩等6人荣获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

数字化改革同样走在前列。2017年至2018年间,昌吉州各县市共计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7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录播教室、智慧课堂、3D打印、机器人、校园一卡通、电子班牌、校园电视台、VR科普教室等信息化试点项目和特色功能室在部分学校落地生根,成为全州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亮点。

从“补充数量”到“优化结构”的人才突破

“多亏了名师工作室的帮扶和跟岗培训,我现在已经能独立带毕业班了。”昌吉市庙尔沟乡中心学校特岗教师卡米拉•阿里说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充满感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昌吉州“引才、育才、激励”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日益建强。

教育援疆是对口支援工作的筑基工程、民生工程、未来工程。多年来,福建和山西援疆干部人才秉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固本行动,持续打造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平台、校际互动交流学习平台、教育援疆项目资助平台,为昌吉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前教研只有听课、评课,现在有校本培训、名师工作室、云端教研等,我们的成长速度快多了。”昌吉州第二中学教师阎霞说,从1992年参加工作,她见证了教师培养方式的巨变。

2023年9月,《昌吉州激励教师十条措施》出台,在教师待遇、能力提升、教学研究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优秀教师牵头成立高层次人才工作室64个,评选“庭州名师”300名,一批懂教育、善管理、有情怀的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脱颖而出。昌吉州获评自治区“天山英才”26人、特级教师58人,州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从2022年的800人增加到1259人。教师队伍专业水平、育人能力整体提升,职业幸福感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热爱教育、耕耘教育的澎湃激情更加昂扬。奇台县第一中学教师陈东创立融合思政教学模式,入选教育部“特色案例”,他本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阜康市幼儿园园长钱俊莉成立太阳花爱心公益协会,荣获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70年栉风沐雨,70年硕果累累。昌吉州教育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彰显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

昌吉州将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王硕)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