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林:十九年助学路搭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伸了一把手,现在自己能帮助别人时就尽一点力。”这句被梁春林挂在嘴边的朴素话语,是他坚持助学19年的初心,更是他用行动书写“师者仁心”的生动注脚。
作为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第四中学的一名教师,他不仅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更以脚步丈量崎岖山路,用爱心浇灌民族之花,搭起了一座连接不同民族、温暖无数心灵的“民族团结连心桥”。

在五龙中学的教室里,梁春林请来的专业志愿者为孩子们检测视力,每一组数据都会精准反馈给爱心人士,不久后,定制眼镜便会送到他们手中;在高良中学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他不仅为困难学生递上资助款,还为困难女生和全体女教师送上贴心的护理用品;在窝德完小,当崭新的被子和校服分到孩子们手中时,孩子们欢呼雀跃,这份朴素的礼物,让校园瞬间充盈着纯粹的快乐。对孩子们而言,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一份被深深惦念的温暖。而这些,仅仅是梁春林爱心助学行动中一个寻常的片段。
梁春林的助学之路,源于童年那份温暖。幼年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他,在上学过程中,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资助,这份温暖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我当时就想,如果将来我有工作了,我一定要像那些爱心人士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006年,梁春林成为特岗教师后,毅然开启了助学之路,从个人资助30多名苗族学生起步,将感恩化为行动。
他疏导因白化病而自卑的女孩走出阴霾,多次看望残疾儿童,并为孤儿、单亲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对于因智残无法入学的孩子,他抽空送去物资;每年入冬前,他都会提前备好棉衣棉被帮助各族寄宿生温暖过冬;他还为办公设备老化的学校筹款购置桌椅、电脑和打印设备……点点爱心,温暖着各族孩子的心灵。

19年来,梁春林辗转文山、红河、曲靖三地,共联系爱心人士300多名,累计资助困难学生2600余人,资助金额达270万元。他曾荣获“最美教师”“中国好人”。
教育是知识的传授,是爱心的传递。在梁春林的影响下,许多曾经受他帮助的各族青年,如今已走上社会,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并且也投身公益,将这份团结互助的精神接力传递。“这是我们觉得做这件事最欣慰的地方。”说起这些,梁春林的眼里满是笑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梁春林依然在路上,继续朝着有光的地方前行。“我的初心就是想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做起来了,也做习惯了,以后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只要我还有精力去做,我一定会把它好好地做下去,让更多家庭困难的孩子受益”。19年步履不停,他走出的不仅是一条助学路,更是一条饱含深情的民族团结路,让各民族孩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在温暖中共同成长。(周艳红、徐泽雄、陈忠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