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疆携手谱新篇 木垒教育展新颜
随着木垒县努尔古丽学校教学辅助用房建设项目近日顺利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过去五年,福建漳州、南平市与木垒县紧密协作,围绕基础设施改善、教育交流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资助帮扶四大重点,以“输血+造血”双轮驱动、“硬件+软件”同步提升的工作模式,累计投入教育援疆资金3000余万元,推动木垒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木垒县努尔古丽学校教学辅助用房建设项目。张显龙摄
“以前我们上课得挤在老旧的平房里,冬天漏风、夏天闷热,现在搬进新教学楼,多媒体设备、实验室一应俱全,孩子们上课都更有劲头了!”木垒县大石头乡中心学校教师巴合提古丽指着崭新的教学大楼,难掩激动之情。
据了解,近五年,漳州、南平两地投入的1380万元教育援疆资金,重点用于乡镇学校基础设施升级。除努尔古丽学校教学辅助用房外,木垒县东城镇中心学校、英格堡乡中心学校等3所乡镇学校的教学及辅助用房也相继建成,总建设面积达4429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当地乡镇学校“大班额”“教学空间不足”的难题。
在木垒县中学,升级改造后的体育场地同样成为师生口中的“幸福地标”。“以前上体育课,篮球架是歪的,操场一刮风就满是尘土。现在标准化篮球场、多功能体育馆都有了,我们还能在体育馆里举办文艺汇演呢!”学生祖丽皮亚・艾尔肯兴奋地说。此次投入的800万元资金,不仅为学校配齐了2800平方米体育馆的照明、音响等附属设施,还翻新了3600平方米的塑胶篮球场,让体育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有了优质载体。
在师资培育与教育交流方面,“闽疆(木垒)石榴籽名师工作室”成为两地教育协作的重要纽带。据悉,该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组织23名木垒教师赴福建跟岗培训,同时邀请15名福建名师来木垒开展示范课、专题讲座,累计培训当地教师超800人次。
闽木两地青少年开展线上交流活动。努尔兰摄
此外,闽木两地青少年还通过“空中课堂”“线下研学”等形式深化交流。去年暑假,20名木垒学生走进福建漳州,参观土楼、体验闽南文化;今年3月,漳州实验小学与木垒县第三小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两地学生互赠手写信、分享家乡故事,在互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今的木垒县,不仅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教学水平、学生综合素养也同步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福建漳州、南平的教育协作,探索‘线上+线下’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名师资源共享、特色课程共建,让闽疆教育合作之花越开越艳。”木垒县教育局局长刘晓琴表示,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两地将持续携手,为木垒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张超群、杨梦君)